Cell:褪黑激素或可作为新型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靶点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季节性骤然爆发或许是由春夏季患者机体中褪黑激素的水平下降直接引发,相关研究或可帮助揭示患自身免疫疾病的病人为何在秋冬季疾病的复发风险要明显低于春夏季,因为秋冬季患者机体中褪黑激素水平较高,而在春夏季则较低。
Cell metab:血液中存在神秘“运动激素”
Irisin是一种与运动有关的激素,对身体大有益处,但一些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Irisin在人体内是否真实存在呢?最近有两项研究指出利用商业化抗体检测Irisin可能存在一些缺陷。
Nat Commun:晶体学成像技术首次揭开激素受体是如何工作的?
许多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来发挥作用,这种方式就可以激活受体促进其旋转进而在细胞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道中,来自NIH的科学家们利用原子水
JCEM:激素波动影响更年期女性睡眠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处在绝经早期阶段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绝经期转换的最早阶段叫作更年期,处在这一阶段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月经周期容易出现异常,还可能发生睡眠障碍和潮热。
专家呼吁提高雌激素检测精准性
如果雌激素检测结果不可靠,将对许多激素相关癌症和慢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产生负面影响。为提高病人接受的医疗服务水平,一些医学专家呼吁开发精准的标准化雌激素检测方法,并在国际学术期刊JCEM发表了一份最新声明。
更年期女性激素疗法的适用存在“窗口期”
根据最近发表在《PLOS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绝经之后为期4年的更年期激素治疗并不能提高女性的认知能力,然而会减缓一些慢性症状的发生。
Cell Reports:雌激素受体对男性前列腺很重要!
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在PTEN缺失诱导的前列腺癌发生过程中,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受到抑制,对于前列腺癌发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PNAS:雌激素受体α的沉默表达可影响小鼠的母性行为
一种编码雌激素受体蛋白ERα的基因可以在小鼠大脑视交叉前区的神经元中进行表达,其可以影响小鼠照顾幼崽的行为。 2012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以前的研究表明,小鼠大脑内侧视前区(medial preoptic area)和特定的行为举止有密切关系,比如性倾向、运动、攻击和照顾幼崽等,参与这些行为的化学作用目前并没有人清楚。
Nat Medicine:开发出治疗肥胖的安全有效的激素结合疗法
2012年1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将两种激素分子结合起来治疗疾病的新方法,这将为治疗肥胖及相关疾病的疗法的开发提供帮助。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Medicine上。 研究者将消化系统的肽类激素GLP-1与雌激素进行结合,用于对小鼠进行实验研究。
JCI:利用激素kisspeptin有望恢复女性排卵功能
2012年10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来自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体内发现了影响生殖的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aemia)变化的内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刊登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期刊上。 高泌乳素血症是停止排卵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导致月经失调和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