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艾滋病大会: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疗法最新进展
ViiV Healthcare在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公布III期MODERN研究的48周数据,该项研究中,HIV两药疗法(MVC+DRV/r)疗效不及三药疗法(FTC/TDF+DRV/r),未达非劣性终点。
DNAtrix融资2000万美元开发溶瘤病毒疗法DNX-2401
最近,媒体上报道了广东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溶瘤病毒对肿瘤有着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引起了无数网民的强烈围观,纷纷惊呼难道癌症真的要被中国人治愈了么?
PNAS:揭示内甘露糖苷酶结构有助开发抗HIV和HCV等病毒药物
科学家们确定了内甘露糖苷酶(endomannosidase)的结构,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我们理解一组包括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在内的破坏力极大的人类病毒如何劫持人身上的酶来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产生。2012年1月4日,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PNAS期刊上。这一发现为人们开发新的药物来对抗这些在全世界感染了1.8亿多人的致命性病毒提供了新的思路。
默克斥资5.71亿美元收购巨细胞病毒药物letermovir
2012年10月15日 电 /生物谷BIOON/-- 默克制药今天宣布收购了letermovir(AIC246)来加强其传染病治疗领域的生产线。这一药物由从拜耳拆分的公司AiCuris进行研发,目前已获得欧洲药监部门批准的孤儿药地位,用于进行人类巨细胞病毒的治疗。AiCuris将因这一交易获得1.42亿美元的先期资金,以及高达4.29亿美元的里程碑资金。
FDA授予登革热纳米抗病毒药物DengueCide孤儿药地位
2013年8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NanoViricides公司8月12日宣布,FDA已授予实验性药物DengueCide孤儿药地位,该药开发用于登革热(dengue)及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的治疗。同时,在提交DengueCide新药申请(NDA)时,将有资格获得优先审查资格。
CPCJ: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会诱发唇腭裂
医学上,在怀孕期间HIV感染的女性患者在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是防止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非常有效的措施。感染HIV的女性患者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毒的风险从15~25%下降到1%以下。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平均每生700个婴儿中就有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