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揭晓,来自北大/清华的多位学者获奖
2025-04-03
Nature Materials:清华大学喻国灿/程功等开发新型LNP,不在肝脏蓄积,让mRNA疫苗更安全、更高效
该系统展现出作为开发高效且安全的 mRNA 疫苗的有效且毒性极低的递送平台的巨大潜力。
2025-08-06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研究团队发现,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巨噬细胞中的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代谢发生协同重编程,从而形成一个被称为天冬氨酸–精氨基代琥珀酸旁路的闭环代谢通路。
2025-04-20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陈国强团队开发新型正交转录突变系统,蛋白质进化速度提升150万倍
该研究开发的正交转录突变系统具有高突变效率、高特异性和低脱靶率的优点,在实际进化过程中仅用 1 天即可完成以往需要数周才能实现的蛋白质优化过程。
2025-07-09
Immunity:清华大学祁海团队破解B细胞免疫记忆形成关键机制——IL-9-ZBTB18信号轴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鉴于白细胞介素-9(IL-9)对于正常的抗体二次应答的重要性,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 IL-9 诱导记忆程序的机制。
2025-03-22
清华大学开发长寿CAR-T细胞,只需一针,长期防治肥胖和糖尿病
该研究成功将 GD2TIF 细胞改造为体内稳定生产生物制剂的可靠平台,并验证了其在长期递送 GLP-1 防治糖尿病和肥胖的潜力。
2025-09-02
Nature Materials:清华大学高华健/邵玥团队团队提出“分子邮编”策略,多肽修饰LNP,实现mRNA的器官选择性递送
这项研究揭示了多肽编码此前未被重视的作用及其潜在的机械敏感机制在调控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器官选择性靶向方面的作用。
2025-09-03
Nature Cancer:清华大学郑撼球团队揭示MALT1的双重促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并开发ASO疗法
该研究发现,MALT1 通过其死亡结构域和副胱天蛋白酶结构域发挥双重促肿瘤免疫逃逸作用,而使用反义寡核苷酸(ASO)靶向 MALT1 的这两个结构域,可克服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
2025-03-16
北大/清华合作Science论文:汤富酬/纪家葵团队开发新技术,揭示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适用于单细胞样本起始的 ATAC-seq 技术——scNanoATAC-seq2。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