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识别出一种对胰岛素刺激产生反应的人类脂肪细胞亚型—AdipoPLIN细胞

2021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细胞结构异质性和架构对白色脂肪组织(WAT,white adipose tissue)功能的贡献,而且众所周知,脂肪细胞能够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题为“Spatial mapping reveals human adip

2021-08-17

生物刺激剂对芘降解、原核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多环芳烃(PAHs)是公认的影响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污染物。生物刺激(Bio-stimulation), 是指通过提供营养补充剂/生物能量剂来刺激原有微生物群落,作为一种适当的策略来修复受污染的环境。已有研究表明,草酸、NPK肥料、生物炭、水杨酸盐、乙酸钠等生物刺激剂可以增强细菌的PAHs的降解能力。虽然生物刺激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潜力,但在生态环境中,这些因

2021-08-12

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有望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全基因组编辑技术!

2021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病是由编码淀粉样β前体蛋白(APP)的基因以及编码早老蛋白1(presenilin 1)和早老蛋白2(presenilin 2)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所引发,其病理学特征是在多个大脑区域中出现细胞外淀粉样斑块和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

2021-08-22

elife:研究解析小鼠感觉运动相关区的转录组学特征

  elif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晓群及其合作者题为Transcriptomic encoding of sensorimotor transformation in the midbrain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逆向病毒示踪技术和Patch-seq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小鼠上丘分别参与形成恐惧和捕食环路的神经元开

2021-08-10

研究揭示刺激大小依赖的亮暗光斑视觉后像不对称性的皮层下神经机制

  《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从神经元感受野到知觉场:刺激大小依赖的亮暗光斑视觉后像不对称性的皮层下神经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伟研究组完成。研究利用人的心理物理学,视觉实验动物猫的丘脑外膝体(dLGN)单细胞记录和视

2021-08-03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无线电刺激响应型神经支架方面取得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特点是神经元退化或死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运动和记忆能力。干细胞治疗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诱导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修复或替代受损缺失的神经元,可促进缺失功能恢复。细胞电活动在早期神经元发育和迁移以及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电刺激可调节干细胞的分化,实现神经突起的定向生长

2021-07-22

研究表明刺激的环境,会让大脑保持年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这句话意图提醒人们,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灭亡。可见,2000年前古人就已经参透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发展中的影响。纵观古今,貌似这句话一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被验证着,证实着。如今我们已然处于医学科技发展的鼎盛时代,生活环境与人类大脑之间的关联也在微观生物学数据中一步步被呈现

2021-07-20

欧盟批准蓝鸟生物Skysona:第一个治疗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CALD)的基因疗法!

Skysona一次性可持久改善生存和保护神经功能,最长的随访时间为近7年(82.7个月)。

2021-07-22

植入式柔性机接口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脑机接口是重要脑功能探索和重大脑疾病诊治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国际脑科学前沿研究的重要工具,是解决高位截瘫、渐冻症、失语症等难治性神经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机物”三元共融万物感知的核心技术。然而,当前脑机接口技术面临“带宽不足”、“植入创伤大”、“长期记录稳定性差”三大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针对脑机接口面

2021-07-21

拜耳首创sGC刺激剂Verquvo(vericiguat)在欧盟获得批准,中国已进入审查!

Verquvo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

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