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院士领衔,共话食品营养健康产业与检测科技发展!——2023益谷高峰论坛全日程公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中央一号文件中,“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纳入“抓紧抓
《JAMA·肿瘤学》:复旦附属肿瘤医院/仁济医院团队证实,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预测肠癌患者早期复发风险
这项研究证明,通过检测6个ctDNA甲基化位点来评估ctDNA状态,这个易于实施的技术可重复且可靠,有助于进行风险分层、分子残留病变评估和复发检测。这项血液ctDNA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能够帮助CR
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一种可以快速灵敏定量的检测体外转录mRNA的平台
作为疫苗和基因治疗中的一种新的活性成分,信使核糖核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信使核糖核酸分子日益增长的需求迫使信使核糖核酸生产商在保持高信使核糖核酸质量的同时迅速扩大产能。
《自然·医学》:一次液体活检,“算准”免疫治疗!ctDNA检测可超前并精准预测肺癌免疫治疗效果
研究者们使用验证集以及其它临床研究来源数据(OAK研究),评估了C3D1-ctDNA分析模型的区分准确度,发现高危患者的死亡风险远高于低危患者(HR=3.28),中位OS也分别为7.3个月和25.2个
专家研发出“钓鱼式”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可实现单分子级别蛋白质检测!
该团队首次将纳米孔技术与抗体模拟技术相结合——粘附在纳米孔上的人工蛋白质支架能够像抗体一样,与特定的生物标志物结合并相互作用。在针对不同目标蛋白质时,仅需要改变粘合剂的一小部分,因此,这解决了以往传感
新型高效细胞外囊泡膜蛋白检测分析平台EVArray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具有分布广泛、丰度高、信息丰富等优点,在液体活检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非常巨大。
1647万中国人健康体检大数据发布,半数存在超重、肺结节、甲状腺结节!
报告显示,体检异常结果检出率前五名依次为:肺结节(54%)、超重肥胖(50%)、甲状腺结节(47%)、脂肪肝(4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3%)。
新型CODEC技术在检测罕见遗传突变上或能将DNA测序的准确性提高1000倍
来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ODEC的新技术,其能使得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约1000倍。
PLOS ONE: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用于检测癌症药物毒性的新方法
来自塔夫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其它原因所致死亡的狗机体中所捐献的器官所获得的心脏组织或许有望作为一种测试癌症药物毒性的平台,这或许就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选择。
Nature:在巴雷特食管中检测到染色体外DNA或与癌症的发生直接相关
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分析了食管腺癌或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患者机体中ecDNA的发生及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