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跨越山海齐聚云端,巨擘云集共谱华章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圆满闭幕!

2021年6月17-20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线上会议)落下帷幕。作为消化疾病领域的品牌学术平台,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积极探索新冠疫情影响下学术会议新的举办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技术和方法,推动消化疾病领域学术交流迈入新的时代。秉承搭建“胃肠肝胆内外科医师共同的平台”的理念,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保持一贯的学术权威性与高质量水准,推出丰

2021-06-23

Molecular Cell:揭示精氨酸甲基化转移Prmt7精准调控抗病毒先天免疫的分子机制

  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分为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先天免疫又被称为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它不仅是一个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防御系统,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都广泛存在,而且是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先天免疫系统的有效激活和调控对于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具有重要意义。先天免疫反应的过度激活,会导致自身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的发

2021-06-28

歌德-法兰克福大学:乳酸脱氢B对肿瘤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代谢的调节

肿瘤微环境中的葡萄糖代谢是肿瘤生长的基本标志,对其进行干预仍然是抗肿瘤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肿瘤衍生因子如microRNAs(MiRs)是否调节基质细胞,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葡萄糖代谢,以劫持它们以获得营养支持,目前仍不清楚。作者的发现证实了LDHB在巨噬细胞中的重要作用,并建立了肿瘤来源的miR-375作为乳腺癌巨噬细胞代谢的一种新的调

2021-06-24

新型钙调神经磷酸抑制剂Lupkynis在欧盟申请上市:可显著改善肾脏应答!

葛兰素史克Benlysta(倍力腾)是第一个治疗LN的药物,Lupkynis是第一个LN口服药物。

2021-06-28

刘小伟医生:为消化医学科研深耕不缀

“以人工智能设备作为切入点,给内镜装上了“第二大脑”,不仅是新时代下消化内镜诊疗的新需求,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消化内镜对医生经验的依赖,更能为培养内镜操作后备人才提供巨大帮助。”这是湘雅消化疾病及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留美博士后,内科学教授、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湖南省人工智能辅助消化病诊疗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主任刘小伟教授

2021-06-09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揭示XimE环化催化的二分特性

近日,美国化学会催化领域顶级期刊《ACS Catalysis》在线刊发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赵一雷团队在酶催化分子机制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Computational Exploration of How Enzyme XimE Converts Natural S-Epoxide to Pyran and R-Epo

2021-06-18

施维雅突变IDH1/2双重抑制剂vorasidenib展现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达3.1年!

vorasidenib是一款针对突变IDH1/2酶的口服、选择性、脑渗透双重抑制剂。

2021-06-21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报道脂肪前导肽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造微生物学与应用酶学研究室徐岩、喻晓蔚教授团队在脂肪酶前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Propeptide inRhizopus chinensislipase: new insights into its mechanism of activity and substrate selectivityby computationa

2021-06-14

ACS Catalysis:“一锅法”制备氟苯尼考合成的最直接手性中间体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双君团队的研究成果“One-Pot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n Aminodiol Intermediate of Florfenicol Using Engineered Transketolase and Transaminase”。林双君教授为通讯作者

2021-06-13

利用废纸资源发酵产纤维素研究取得进展

  纤维素酶是继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工业用酶制剂,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能源、食品、造纸、纺织洗涤、医药、动物饲料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但是昂贵的发酵生产成本是目前制约纤维素酶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而废纸作为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源之一,由于其纤维素含量高、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易获取及产生量大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潜力。因此,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