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DNA合成公司Ansa创造从头DNA合成长度纪录
Ansa 将于2023年4月启动克隆合成基因的早期访问计划。获得 Ansa 高度复杂的克隆DNA将使科学家能够探索以前由于序列太难合成而无法探索的领域。
PNAS:科学家发现,抗抑郁药竟会诱导细菌突变,增强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这项研究表明抗抑郁药是增加抗生素耐药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未来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抗抑郁药对抗生素耐药的影响。当然,除抑郁药之外,其他非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抗生素耐药应该也是需要相关研究人员重视的一个
Nature:揭示细菌劫持脑膜中的神经元导致脑膜炎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详细说明了使细菌突破大脑中称为脑膜的保护层,并导致大脑感染的逐步级联过程。细菌利用脑膜中的神经细胞来抑制免疫反应,使感染扩散到大脑中。
乔治·丘奇团队创造出不会被任何病毒感染的细菌,让合成生物学和转基因更安全
剑桥大学团队所使用的的方法是对大肠杆菌基因组进行重组,使其从61组密码子中编码维持生命所需的全部蛋白质,而不是自然状态下的64组密码子。
Nat Commun | 张华凤/高平合作发现分泌蛋白酶PRSS35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外陷阱而影响肝癌进程
在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细胞内的许多蛋白及其所介导的分子通路发生了变化,以满足肿瘤细胞生存和快速增殖的需求【1, 2】。同时,作为人体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肝脏分泌蛋白质组也必然发生了
Nature:华裔学者陈志坚教授揭示细菌增强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分子生物学教授陈志坚博士团队报告了细菌用来增强cGAS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有效性的一种新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2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中国科学院许瑞明/朱冰揭示去泛素化酶PR-DUB特异性去除核小体H2AK119泛素化的分子机制
Caly-AsxDEU结构缺乏结合底物,尽管可以从与泛素结合的UCH37 - RPN13xDEU复合体(UCH37也被称为UCH-L5)高度同源的结构中了解到很多关于泛素结合的信息。
科学家发现,高脂饮食后,一种毛螺菌科细菌可通过产生长链脂肪酸诱导肥胖及胰岛素抵抗
本研究证实了毛螺菌科中的一种共生菌FI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及小鼠肠道中丰度显著升高。而FI通过在HFD诱导下合成长链脂肪酸如反油酸甲酯等,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形成慢性炎症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Cell:在一种常见的海洋细菌中发现一种新的水平基因转移机制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即使相隔很远,微小的原绿球菌通过一种以前未被记录的机制相互交换遗传信息。这使它们能够传播一大片基因,比如那些赋予代谢某种特定营养物的能力或抵御病毒的能力的基因。
Science:揭示USB1是一种调节造血发育的microRNA去腺苷化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用于治疗一种罕见的骨髓衰竭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