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揭示HPV与人类DNA杂合形成的ecDNA促进口咽癌生长机制
研究人员分析了口咽肿瘤细胞中HPV和人类DNA杂合之后形成的ecDNA基因表达变化。他们发现,先前未鉴定的HPV和人类DNA增强子增加了癌细胞中促肿瘤基因的表达,导致更多HPV的产生并增加肿瘤生长。
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会用线粒体拉拢成纤维细胞,使其促癌
研究发现,癌细胞可以通过隧道纳米管(TNT)将自身的线粒体输送到成纤维细胞内部,借助这些线粒体的能量,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CAF,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重庆大学团队揭示癌前细胞驱动肝癌发生的新机制,有望催生防肝癌疗法
他们发现,高表达肌细胞增强因子2D(MEF2D)的癌前细胞,能够重编程肝脏驻留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促进库普弗细胞转化为促炎型并释放IL-6等细胞因子,进而增强癌前细胞中的促瘤程序。
Nature Medicine:膀胱癌治疗里程碑!Sasanlimab联手BCG,无事件生存期显著延长,告别高复发时代!
Sasanlimab,一种新型的抗PD-1抗体,与传统BCG治疗联手,在高危NMIBC患者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潜力!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3
该研究对 114 例人类和 589 例小鼠肺腺癌不同阶段样本进行系统分析,首次在癌前阶段的髓系免疫细胞中发现免疫检查点 TIM-3 的高度表达,提示其可能是肺癌“癌前拦截”策略的重要靶点。
《癌症通讯》:南方医院团队揭示促癌巨噬细胞在肠癌肝转移灶“集结”之谜,有望为肠癌肝转移免疫治疗“破局”!
研究揭示了一个阻碍CRLM免疫治疗的“幕后黑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的鞘氨醇激酶1(SPHK1)。
Cancer Cell: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等绘制泛癌种蛋白质组图谱,覆盖22种癌症类型
该研究利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质谱(DIA-MS)构建了一个大规模泛癌种蛋白质组图谱,覆盖了 22 种癌症类型的 999 例原发肿瘤样本,定量了 9670 种蛋白质。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Rainero团队确定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这一突破为开发抑制ADAMTS5从而减缓或预防卵巢癌传播并改善晚期疾病患者的治疗结果的药物提供了可能性。
乳酸菌或能抑制女性宫颈癌发生!
来自韩国庆北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人类宫颈干细胞的身份及其分化过程,并发现乳酸菌能够抑制宫颈癌的发展,相关研究结果或能为人类宫颈癌的预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Phytomedicine:生姜泻心汤能激活肠道 “修复按钮”,调菌群治溃疡性结肠炎!
研究发现,生姜泻心汤可显著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其机制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上皮修复,并调节肠道菌群,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提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