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日常生活中应该饮用多少

随着夏天的到来,锻炼、热、脱水这样的字眼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平时究竟需要饮用多少水呢?按照英国食品标准局的说法,我们一天需要6—8杯的“液体”———大约1.2升。这样的饮用量可以帮助你正常新陈代谢,比如维持正常体温,保护敏感组织(例如脊椎及耗体液较大的大脑)的正常工作。

2015-02-13

“每天喝八杯”不科学

优质的水可以更好提升菜品的美味度 饭菜好吃不好吃,除了烹调技术,还跟水的质量相关,优质的水可以更好提升菜品的美味度。请关注——饭菜香,水质很重要。 人的味觉由哪些因素影响?健康的水做出来的菜是否更好吃?近日,由东丽比诺在北京举办的“水与味觉”座谈会现场,中华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二级营养师、国家高级烹饪师吴利刚现场与市民进行了关于水、味觉、健康等相关问题的互动。

2015-03-26

Science:欧罗巴南极的羽流

由Lorenz Roth及其同事所做的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可能的短暂的水羽流——它是从木星的某个卫星欧罗巴的表面之下喷出的。

2013-12-13

究竟应该怎么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水实在是太普通太常见了。但或许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并不了解每天应该怎样喝水,喝什么水,什么时候喝水……而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教授对记者说。国家食物与

2015-03-26

Science:科学家利用超高分辨率技术揭示酵母通道蛋白的跨膜过程

2013年6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瑞典和美国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成功捕获了酵母水通道蛋白运输水分子过膜的过程(抑制质子通过细胞膜),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上,研究者在文章中描述了其如何使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来揭示酵母水通道蛋白的整个运输过程。

2013-06-25

Nature:气溶胶对气候作用力的影响

明确气溶胶对云反照率的影响(实质上是它们对气候的作用力效应)是现代气候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 人们经常默认:持续的高不确定性主要与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排放有关。换句话说,如果人类的影响能够被更好地了解,总体效应也就会被更好地了解。 现在Ken Carslaw及同事发表了代表对可能会影响云亮度的气溶胶和前体气体排放以及其他因素的28个参数所做的一项分析。

2013-11-07

NASA发现迄今最可能存在液态宜居行星

开普勒-22b行星系统和太阳系行星系统对比图 美国宇航局所属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近日在太阳系外新发现一颗位于所谓“宜居带”中的行星,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可能存在液态水宜居行星。 这颗行星围绕一颗和我们的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这颗最新确认的系外行星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

2015-03-26

Res:科学家发明能将变成氢能源的“人造树叶”

这种自给的廉价人造树叶可为偏僻地方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电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日研发出了第一款实用的人工树叶,可在光照下将水变成氢能源和氧气。该树叶模拟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绿色植物,把水和阳光转化成能量,这一科研成果对生产可持续能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化学研究述评》(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杂志上。

2012-11-18

ESA在火星上发现大量

欧洲航天局(ESA)的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底下发现了大量水。探测器拍摄的Phlegra Montes山脉雷达照片指示下面藏有大量的水冰,它将能为未来登陆火星的宇航员提供充足的水源。 Phlegra Montes山脉连接Elysium火山区和北方低地,但本身可能并不是起源于火山的造山运动,而是在区域构造力挤压下隆起形成。

2015-03-26

Antiquity:古脊椎所宁夏洞沟遗址群第2地点研究取得进展

图1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地层剖面及文化层位置(b修改自刘德成等2009。供图:李锋) 图2 水洞沟遗址第2地点出土的石器(供图:李锋) 宁夏水洞沟遗址群发现于1923年,90年来它是讨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古人类适应生存策略等重要学术问题的关键区域。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