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团队研究发现,由乡村医生主导的移动医疗干预可显著降低居民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风险因素和行为
研究的主要结局为China-PAR预测的10年ASCVD风险变化。干预组从18%下降至11.7%,对照组从17.8%下降到13.6%。ASCVD终生风险降低更多,两组间绝对差异达到-4.59%。
生酮饮食不是神,可减脂但减寿?两项研究证明:生酮饮食能有效减脂,但会导致葡萄糖耐量、空腹血糖等指标变差,且长期生酮会加速衰老
生酮饮食虽能有效减脂,但是存在多种副作用,包括降低葡萄糖耐受性、增加脂肪氧化和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并且长期生酮饮食会诱导细胞衰老!
Fly:终止早孕药物米非司酮的新用途 或能作为新型抗衰老疗法发挥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米非司酮和雷帕霉素或能通过一个共同的途径来发挥作用从而增加雌性果蝇的寿命,同时研究人员还暗示了在该途径会增加线粒体的自噬过程并降低中肠的肥大。
Nat Commun:靶向抑制施旺细胞中的HDAC8蛋白可高效修复外周神经系统损伤
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施旺细胞的高度可塑性。施旺细胞提供保护神经细胞轴突的髓鞘。施旺细胞在受伤后立即变得活跃,并转化为修复细胞,释放称为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
中国医科大学/河南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团队发现,催产素受体能驱动肝癌发生,保胎药阿托西班可阻断
通过对现有FDA批准的药物所靶向的GPCR进行筛选后,发现了一个能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催产素受体(OXTR)。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OXTR的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
2大重磅研究:地域与年龄是农药积累的核心驱动因素,农药累积可改变肠道菌群,诱发多种慢性病
愿我们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让餐桌上的每一口饭菜都少一些农药的侵扰。在安心享受自然馈赠的美味时,也将健康稳稳地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科学家建立最大胰腺癌类器官库,首次证实他汀可改善胰腺癌化疗耐药问题,超7成晚期患者或可获益
研究者在患者的现有治疗方案中增加阿托伐他汀(80 mg/天),37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26例(70.3%)在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肿瘤标志物下降超过20%,显示出对治疗的响应,肿瘤大小显著缩小。
Cell子刊:房静远/陈慧敏团队利用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发现,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抗癌效果
该研究利用结直肠癌患者来的类器官,发现他汀类药物治疗期间结直肠癌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细胞内在的脆弱性,抑制线粒体自噬可提高他汀类药物的抗癌效果。
斯坦福团队最新研究揭示,癌细胞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抑制性
对肝细胞癌(HCC)的研究显示,癌细胞可以分泌对人体有重要功能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以此来专门增强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性,使CD8+T细胞主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和肝癌免疫治疗吃瘪。
Nat Commun:利用反义寡核苷酸增加TRA2β基因中的毒性外显子水平,可激活癌细胞的自杀开关
这项新研究的核心是称为毒性外显子(poison exon)的微小遗传元件,这是大自然自己的蛋白生产“开关”。当这些外显子包含在RNA信息中时,它们会在蛋白形成之前触发其破坏,从而防止有害的细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