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深海水温升高或延缓气候变暖趋势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科学家近日表示,最近全球温度上升趋势的减缓很有可能是因为深海海水温度的逐渐升高造成的。 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这从海平面的上升就可见一斑。正是由于海水吸收热量造成的体积膨胀才引起了海平面的上升。不过,海水吸收热量的过程十分漫长,海洋表面的热量将慢慢辐射到大洋深处。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气温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但依然高于历史常规值。
mBio:“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 —如果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发生变化!
近日,国际在线期刊mBio刊登了来自美国科学家针对埃博拉病毒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发现,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变化可能会对基于埃博拉病毒序列而研发出来的治疗方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对现在正在应用的治疗方法进行重新评估。
:迁移中细胞遭遇环境变化时偏好右转
血管间充质细胞(vascular mesenchymal cell)利用左右不对称(left-right asymmetry)形成模式结构。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病人自己的干细胞重建肝脏或肾脏将会怎么样?如何有助于再生因诸如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之类的疾病而受损的组织?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的一项新研究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组织在体内如何形成和组装,从而朝人工组织再生的最终目标走近了一步。
谈新药研发的市场大气候和企业微环境(二):现代制药企业的主要经营模式和开发特点
资本的大小和经营理念决定一个现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然而制药工业又是一个特殊行业,资本运作除了商业盈利以外还牵扯到社会责任、道德伦理等其它因素。所以本文从商业回报对比治病救人、研发创新对比“削减成本”两个方面来探讨现代制药工业的经营模式。
Global Change Biology:北方的蛾在气候变暖情况下的境遇可能好于预期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和芬兰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芬兰北部的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低于此前的预期,这提示全世界的高纬度蛾种群可能对迅速的气候变暖效应有部分的承受能力,该研究是建立在迄今对森林动物的季节模式最全面的分析基础之上的。 这些结果具有重要性,因为蛾是鸟类、蝙蝠和许多其他捕食者的关键食物来源,且它们(在幼虫阶段)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吃植物的动物之一,也是最贪婪的农业害虫。
PRL:细胞机械性能变化可能导致癌症
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位于美国奥斯汀市的德克萨斯大学分校化学工程系的研究人员首次发现细胞机械性能的变化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原因。这个发现对研究人员预判、治疗以及阻止肿瘤细胞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一个新方法。来自科克雷尔工程学院、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医药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该项研究,他们共同建立了一个三维肿瘤模型,显示软化的细胞在细胞内发生改变,导致了细胞癌变现象的产生。
药品注册受理量的趋势和变化
2010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总量共计6294件,与2009年受理量基本相当。其中,新注册申请为3066个,补充申请为3228个。国内注册申请约占受理总量的80%,进口申请约占20%。化学药品注册申请数量占受理总量的80%以上,中药约10%,生物制品约8%。
Policy:系统评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变化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张全发等在《环境科学与政策》(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上发表了“中国三峡环境变化与减缓行动”的评论文章。该文较系统评估了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并介绍了我国政府应对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相关政策和策略。
Mol Eco:张亚平等发现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影响中国林蛙复合体形成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Molecular Ec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peciation in the Rana chensinensis species complex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