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ut:肠道群或并未参与到女性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母源性的过重和肥胖会增加个体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最近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组成与机体过重和一系列代谢性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是否肠道菌群也参与到了妊娠糖尿病的发生过程中去;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Gu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图尔库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旨在调查两种食物补充

2020-09-14

肠道群或会恶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疾病症状!

2020年9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中特殊的微生物组合或会加速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疾病症状的恶化,研究者表示,这两种特殊的肠道菌群或会增强免疫细胞攻击患者自身大脑和脊髓的活性和能力。图片来源:Unsplash/CC0 Public Dom

2020-09-10

揭秘肠道群与人类脂肪肝发生之间的密切关联!

2020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题为“Microbiota and Fatty Liver Disease—the Known, the Unknown, and the Futur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微生物菌群与人类脂肪

2020-08-20

海绵共附生球腔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及降脂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海绵是多孔滤食性无脊椎动物,是大量海洋微生物的栖息地,是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绵自身物理防御差,海绵共附生的微生物往往能够产生活性代谢产物来协助海绵抵抗捕食者,这些代谢产物结构独特,生物活性丰富,是海洋药物及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刘永宏团队长期从事海洋微生物活性

2020-08-07

母乳中的细菌群真的会在婴儿的肠道中定植吗?

2020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母乳中拥有特殊的微生物菌群,但这些微生物菌群是否会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体内播下种子并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进行改变,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Cell Host & Microbe上题为“Human Milk Bacteria: Seeding the Infant Gut?”的研究报告中,来自

2020-08-20

《科学》:肠助力免疫治疗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特定肠的代谢物,能够激活T细胞,增加免疫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这么热门,关注的读者肯定了解,免疫治疗还有一大块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响应率。很多癌种对免疫治疗原发性耐药,即使在受益最明显的肺癌、黑色素瘤等癌种中,实际响应率也不高。为什么患者之间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最近的一些研究把目光放到了肠道微生物上。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肠菌能够影响抗肿瘤免疫,肠菌组成甚至可以用来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那么肠菌到底

2020-08-17

Science:揭示蛋白酶体控制古生细胞分裂机制

2020年8月8日讯/生物谷BIOON/---真核生物很可能是由古生菌宿主和α-变形杆菌之间的共生伙伴关系产生的,后两者分别产生了细胞体和线粒体。正因为如此,一些控制真核细胞分裂周期中关键事件的蛋白都起源于古生菌。这其中包括ESCRT-III蛋白,它在许多真核生物中催化细胞分裂的最后一步,在古生菌嗜酸热硫化叶菌(Sulfolobus acidocaldari

2020-08-08

泮托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对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为了探讨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福州大学医院叶剑飞选择福州大学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0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三联组、四联组、四联+保护剂组,三联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2次/d,口服+阿莫西

2020-08-12

Gastroenterology:艰难梭通过诱导纤维酶原导致肠道损伤和扩散!

2020年7月25日讯 /生物谷BIOON /——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具有破坏性的超级细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劫持了人类伤口愈合系统,导致严重而持久的疾病,从而开启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新疗法的开发。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疾病,会导致持续的、危及生命的肠道感染,尤其是在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这种感染非常难以治疗,即使患者在服用了强效的、使人衰

2020-07-25

研究揭示由SIV/HIV感染所触发的肠道群迁移模式及概率

 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其作为“第二基因组”在宿主健康中发挥的极端重要性,学界和普通大众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然而,肠道菌群还有相对鲜为大众所熟知的另一方面:从肠道逃逸的菌群可能会有极端危险性。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在健康人体中),肠道菌群会受到肠黏膜屏障的严密控制,同时免疫系统也严阵以待,此时它们各司其职,表现得忠诚友善。然而,一

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