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lood:红细胞泡激活接触系统激活凝血因子IX的两条途径

储存损伤诱导的红细胞衍生微泡(RBC-MVs)通过支持凝血酶原复合物的组装来促进凝血。也有报道称RBC-MVs通过固有途径启动凝血。为了阐明RBC-MVs诱导的凝血激活机制,研究人员在缓冲系统中评估了储存损伤诱导的RBC-MVs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每个酶原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采用凝血酶生成(TG)试验评估了它们在血浆中启动凝血的能力。RBC-MVs直接激活凝血因子XII(FXII)或前激肽释放酶

2020-02-05

Nat Cell Biol:创新性方法或能帮助研究干细胞环境 有望帮助开发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新型疗法

2020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能够在单细胞水平下揭示骨髓的三维组织架构,由于骨髓中含有负责机体终生血液产生的造血干细胞,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研究人员深入研究多种血液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图片来

2020-01-07

《Cell》重磅:北京大学张泽民课题组与勃林格殷格翰联合发表关于单细胞测序刻画肝癌免疫环境动态特征的研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ICG)、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课题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彭吉润课题组以及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肿瘤免疫与免疫调节部门多位科学家,在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Landscape and Dynamics of Single Immune Cells in Hepat

2019-11-01

利用流控技术开发高纯度极微量细胞纯化分离装置

 细胞辨识、观察、计数与纯化分离是生物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20世纪中叶,一种通过连续高压流体牵引大量细胞通过特定讯号辨识系统的概念被提出,并发展为目前生物医疗研究常用的一项设备-流式细胞分选仪。然而,该仪器也有其技术缺点,比如该仪器缺乏即时影像资讯、及无法实现100%细胞分离纯度。除此之外,操作过程中的高压流体也容易造成细胞损伤或生理状态改变。另一方面,流式细胞分选仪亦难以纯化

2019-10-22

研究开发新型滴反应筛选技术并开展单细胞分析应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杜文斌研究组和黄力研究组共同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微流控界面纳升注射技术(Interfacial Nanoinjection, INJ),该技术可以将传统的生化反应体系微缩在一个纳升体积的油包水微液滴体系中完成。针对这一技术创新,团队申请了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并研制了基于INJ技术的小型桌面系统。该系统和国外同类产品如美国Labc

2019-10-14

研究揭示聚苯乙烯塑料对人类肺泡上皮细胞的毒性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大气中多以悬浮性细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可随着呼吸进入人体,与呼吸道黏膜和肺细胞产生接触,并影响其生理功能。微塑料因其粒径小,并具有一定组织亲和性,更易于吸附在细胞表面,破坏膜结构,尤其更容易被细胞以多种机制内吞并在胞内累积,从而造成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异常,引发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癌变。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组、污染生态过程组在该

2019-10-09

Nature:母体维生素C调节DNA甲基化重编程和生殖细胞产生

2019年9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发育通常被认为是在基因组中固定下来的,不过有几项证据表明它易受环境调节的影响,可能产生长期后果。胚胎生殖系由于具有代际表观遗传效应的潜力而受到特别关注。哺乳动物生殖系经历广泛的DNA去甲基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连续细胞分裂对甲基化进行被动稀释而发生,并且伴随着TET酶对活性DNA的去甲基化。人们已发现TET酶活性受到诸如维生素C之类的营养物和代谢物的

2019-09-19

创注射细胞“支架”修复心脏

  为什么心梗如此致命?这绕不开心脏的一个重要特点:心脏是在人体内最缺乏再生能力的器官。心肌的新陈代谢非常活跃,一旦心梗,心肌在供血中断后的几小时内会很快死亡。而且心脏自身无法长出新的心肌,只能通过形成疤痕而愈合。目前还没有治疗方法可以修复心肌组织的损伤,即便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由此导致的心肌功能减弱也会引起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好消息是,一种新的技术有望带来突破。近日,加州大学圣地

2019-09-17

研究发现药物损伤性环境中衰老细胞引发肿瘤耐药与免疫逃逸新机制

9月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组在Aging Cell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amphiregulin (AREG) derived from senescent stromal cells diminishes cancer resistance and averts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PD‐L1)-mediated im

2019-09-15

专注液滴流控技术,万乘基因致力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测序的应用普及

 2001年2月12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公布了人类23对染色体DNA大规模测序的精确图谱。这是人类首次从分子视角探索生命的奥秘,而这项被称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研究也成为推动精准医学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此后一段时期,包括华大基因在内的大批基因检测企业应运而生,他们输出了海量的人体微观数据。然而,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入,基于多细胞测序获得的数据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复杂疾病诊断

201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