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廿载春秋兔单抗:兔单抗的前世今生--兔单抗技术发明人朱明老师漫谈二十年开发之路

导语:朱伟民,与著名学者余国良等共同创办Epitomics公司(专利创新技术:RabMAb®,兔单抗开发平台拥有者)。朱伟民于厦门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M.S.),随后在浙江大学病理研究所进行鼠单抗开发工作,和在意大利米兰大学药理学院做访问学者。之后任职于UCSF Gladstone Institutes 和 Lung Biology Center,在UCSF期间发明RabMAb&

2018-05-08

MD安德森癌症中心晗团队最新成果:6周即可鉴定癌症突变是否有害

基因检测在近几年很火,不少患者已经使用过这一服务。但很多时候,患者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拿到基因检测报告后,发现检测出突变。报告中对此突变的描述往往是:意义未明突变。此时,医生和患者都抓狂了:这“突变”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是推荐用药还是不用药?而检测公司也很绝望:我也不知道哇!在最新的一期顶级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美国常年排名第一的癌症诊治研究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2018-03-22

CA重磅发布美国2018年癌症数据:癌症死亡率20年持续下降,死亡人数减少240万,禁烟居功至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CA》的时候了!这本影响因子约等于CNS加起来乘二的神奇期刊,每年都会发布美国癌症中心的当年度癌症数据预测报告。嘿,有人可能要说了,美国人有多少得癌症的,干我们中国人什么事啊?话可不是这么讲的~虽然纸面上只是一连串的数据,但在数据的背后,反映了癌症的起源、相关的政策因素、科技的变迁,细看起来真是挺有意思的呢!今年的这本《2018癌症数据报告》[1],从癌症整体趋势上来看,和往年差

2018-01-07

同济大学刘琦、曹志获得2017年度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7年9月30日,2017年度中国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完成。同济大学教授刘琦、曹志伟申报生命科学和智能科学交叉方向奖项: “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和药物小分子的设计及功能研究” 获得第七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唯一以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数学大师、人工智能先驱、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2017-10-16

许中:异体CAR-T是中国领先世界的一个机会

 诺华CAR-T疗法CTL-019获得FDA肿瘤专家的全票推荐批准,意味着这种革命性的肿瘤治疗手段基本得到了国际最严格的药监机构的认可,距离正式获批上市仅一步之遥。目前,CAR-T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席卷全球,引起制药公司、投资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关注。毫无疑问,CTL-019的成功会让诺华、宾夕法尼亚大学、Carl June、Emily Whitehead这些名字载入医学史册。但同时

2017-08-11

Oncotarget:中南大学德生课题组发表基因编辑干细胞对肿瘤生长抑制的研究进展

2017年3月27日,,国际肿瘤学学术期刊《Oncotarget》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德生课题组在基因编辑干细胞抑制肿瘤生长研究的新进展,文章题为“Enhanced tumor growth inhibition by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ipsCs with targeted integration o

2017-06-23

张建院士聊“人工智能、机器人与医疗科技的融合”

编者按:对人工智能而言,医疗领域一直被视为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领域。目前来说,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医学影像、虚拟护士助理、健康管理、医疗风险分析、药物挖掘、辅助诊断、医学研究和营养学等。纵观我国的政策,在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都明确指出到2018年将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在重点领域将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和人才,这对一些初创企业来讲刚好

2017-06-06

建立在大数据库基础上的真实世界研究---专访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 宣建

编者按:RWS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研究。是运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真实无偏倚或偏倚较少的人群中,对某种或某些干预措施(包括诊断,治疗, 预后)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生物谷: 宣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参加生物谷主办的2017真实世界研究峰会, 并在会前接受生物谷的采访。真实世界研究提出之后,中国真实世界医疗大数据库的建立水到渠成,请您介绍一下真实世界医疗大数据库建立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医疗大数据分析在循证医

2017-05-27

黄志课题组在《自然》发表论文揭示 Anti-CRISPR 蛋白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机制。

4 月 28 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目为《Anti-CRISPR 蛋白抑制 CRISPR-SpyCas9 活性的分子机制》(Structural basis of CRISPR-SpyCas9 inhibition by an an

2017-05-02

孙炳团队揭示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抑制新机制

 4月1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孙炳伟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Endotoxin induced autocrine ATP signaling inhibits neutrophil chemotaxis through enhancing myosin l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