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致病菌或能利用肠道粘液层中的唾液来感染宿主机体肠道

来自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组成肠道粘液保护层一部分的糖类唾液酸或能助长肠道内的致病菌的生长和增殖。

2023-07-12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丹酚B改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视网膜缺陷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功能下降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显著病理特征包括淀粉样蛋白(Aβ,Aβ)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NFT),导致神经元丢失和突触连接改变。

2023-07-13

Theranostics: 寡核苷酸基因治疗(OGT)药物的特异性

基于寡核苷酸的基因治疗(OGT)是一种基因治疗的变体,它使用短的合成DNA、RNA或它们的化学类似物与特定的RNA或DNA靶标杂交,然后将其灭活。

2022-12-12

MIT团队提出蛋白生成新模型,无需预训练,可从头生成新蛋白质,主链长度可达500个氨基序列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扩散模型 FrameDiff,这是一种生成式深度学习工具,能够生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结构。在研究中,研究团队将 FrameDiff 应用于蛋白质主链生成

2023-07-24

反义寡核苷酸:靶向外显子11的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部分挽救NF2相关神经鞘瘤病的表型

NF2相关神经鞘瘤病(10100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NF2肿瘤抑制基因(22q12.2)的功能丧失(LOF)变异引起。

2022-12-12

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氧化戊二脱氢酶诱导DNA损伤抑制肝细胞癌的进展

肝细胞癌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亚洲尤其如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标志之一,由致癌因子激发,以确保肿瘤细胞从外部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2023-07-25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中链脂肪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

2023-06-14

《癌细胞》:肿瘤“倒”T细胞!最新研究揭示,STK11突变型肺癌中的乳酸可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

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和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知名机构的研究团队共同发现,肺癌微环境中的T细胞,也会在特定条件下被乳酸“酸倒”,导致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的形成

2023-07-03

科研人员揭示中链脂肪受体的配体识别和G蛋白偶联的分子机制

游离脂肪酸由以羧酸为末端的碳氢链组成,是人类和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信号分子角色。中链脂肪酸是一类碳链长度为8-12个碳的羧酸,包括癸酸(C10)、十一酸(C11)和月桂酸(

2023-06-13

Nature:母乳中的γ-亚麻在新生儿出生后协助心脏正常运作

在一项在小鼠身上开展的新研究中,来自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母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号,触发了出生后心脏代谢的成熟,使新生儿的心脏能够正常运作,并确保出生后的生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

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