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Cell:植物细胞核基因组完整性的维持
近日,上海生科院植生生态所黄海课题组科研人员与英国剑桥大学及John Innes Centre的Janneke Balk博士研究组合作在国际植物科学领域权威期刊《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The DUF59 family gene AE7 acts in the cytosolic 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pathway to maintain n
Nature:靶向核受体分子 治疗贫血新策略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PPARa激动剂对于治疗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性贫血症具有重要作用。
北大西洋深海古菌:从原核到真核的桥梁
如今,科学家们在《Nature》刊文,宣布在北大西洋海沟的底部发现了一种新的古生菌Lokiarchaeota,被认为是在原核生物中与真核生物亲缘最近的生物。这个复杂的古菌类群,链接起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也证明了真核生物正是从原核生物发展而来,而新发现的这种古菌就是桥梁。
ACS Nano:纳米颗粒能直接载药入癌细胞核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个简单的星形黄金纳米粒子可以将药物直接递送进入癌细胞的细胞核中。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ACS Nano杂志上。论文主要作者是Teri W. Odom博士。 科学家们正在越来越多地关注细胞水平上用纳米技术来对抗疾病。虽然纳米技术具有相当大的设计挑战性,但纳米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靶向治疗手段。
HMG:陈大华等果蝇FMRP核内功能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智力障碍疾病,FMRP的功能缺失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FMRP作为一个RNA结合蛋白,它的胞质功能已被深入研究,然而细胞中约有4%的FMRP分布于细胞核内,核内极少量FMRP的功能目前仍不清楚。
Nature:研究揭示磁小体蛋白MamP的结构
趋磁性细菌利用一种被称为“磁小体”的专门化细胞器(磁铁矿(Fe(II)Fe(III)2O4)或硫复铁矿(Fe(II)Fe(III)2S4)的一种生物矿化晶体)来探测地球磁场,并与其方向保持一致。 这篇论文介绍了与“磁小体”相结合的蛋白MamP的X-射线晶体结构,它显示了由融合到两个“磁小体”域上的一个“自插入”(self-plugged)PDZ域构成的一个独特排列。
Nat Rev Genet:真核RNA聚合酶II(Pol II)的中断广泛存在
跟随转录开始的真核RNA聚合酶II(Pol II)中断在不同的物种中成为一个普遍的基因调控机制,尽管在发育中的功能性作用的特征并不明显。对果蝇发育的新研究表明,Pol II中断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对于原肠胚形成期间的同步基因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Nature:一种有三种状态的核开关
核开关是一个mRNA 内的明确序列(适体),它们与一个配体(如一种代谢物)相结合,其结合方式会改变该mRNA的结构,影响该mRNA的表达。人们一直认为,核开关只有两个状态:开或关。一项新的NMR研究表明,这种观点太简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