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LS:张亚平等宝兴树蛙复合体物种系统进化研究获进展
扩散和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海拨环境下的两栖动物长期栖息于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自身活动性较差,而青藏高原东缘山区受高原隆起影响,地质结构极端复杂,这使得居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宝兴树蛙成为研究进化和物种形成的良好材料。
NSMB:麻疹病毒血凝素与上皮细胞受体nectin-4的复合体结构
来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measles virus hemagglutinin bound to its epithelial receptor nectin-4”的文章,揭示了麻疹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与上皮细胞受体nectin-4的复合体结构,解析了这两者之间在结构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模式。
Cell:首次揭示核孔复合物调控亚端粒区域染色质的结构
2月2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万亚坤课题组关于“A Role for the Nucleoporin Nup170p in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Gene Silencing”的研究成果(Cell, Volume 152, Issue 5, 28 February 2013, Pages 969-9
Cell Rep:上海巴斯德所等FOXP3蛋白复合体组装研究获进展
乙酰化调节FOXP3复合体装配:去乙酰化抑制剂Nico和TSA处理的HA-FOXP3+ Jurkat T 细胞核抽提物中FOXP3蛋白复合体总分子量变小。 6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子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Structural and Biological Fea
Autophagy:中科院科学家阐述NAC复合体在细胞自噬中的功能
2014年11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2014年10月,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张宏研究组在国际著名期刊Autophagy上发表题为“The nascent polypeptide-associated complex is essential for autophagic flux”的文章报告了其最
:人源组蛋白分子伴侣DAXX与组蛋白H3.3-H4复合体晶体结构
2012年11月11日,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许瑞明课题组、李国红课题组与美国Mayo Clinic张志国实验室合作的关于组蛋白分子伴侣与组蛋白变体的最新科研成果...
Immunity:美解析HIN结构域-DNA复合体的晶体结构
与免疫反应相关的人的HIN-200家族包括4个成员,分别为黑色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MNDA、干扰素诱导蛋白16 (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和IFIX。其中,AIM2和IFI16分别是诱导炎性体形成和干扰素生成的DNA受体。
Cell:美报道了hAgo2-miR-20a复合体的晶体结构
2012年5月24日,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结构生物学家Leemor Joshua-Tor等报道了hAgo2(human Argonaute-2)与miR-20a( microRNA-20a )复合体高分辨率的晶体结构,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ell上。
Nature:美解析了孤啡肽受体—配基复合体的晶体结构
阿片受体家族成员同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遍布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在痛觉和止痛中起着很关键的角色。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典的阿片受体(δ-OR, κ-OR 和 μ-OR)的药理标准已被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