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揭示染色质如何指导DNA修复 为开发癌症治疗药物提供新契机
一直以来,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Anja Groth教授以及她的研究团队对人体内多种特定细胞类型的发育和维持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他们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
Sci Rep:多层染色质模型或帮助揭示癌细胞中染色体的畸变结构
目前研究者并不能从实验角度来研究分析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中DNA的组装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班牙公立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癌细胞的易位结构,这或许可以帮助阐明染色体是通过染色质的薄板结构来形成的。
Nature:染色质组织方式决定肿瘤细胞区域性突变率
7月22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染色质组织方式对人类癌细胞中区域性突变率具有重大影响。 癌症基因组测序,提供了人类体细胞整个基因组的基因突变率差异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检测各种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指标,研究者发现,癌症细胞基因组的基因突变率与染色质组织方式存在惊人的相关性。
Cell:首次揭示核孔复合物调控亚端粒区域染色质的结构
2月28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东南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万亚坤课题组关于“A Role for the Nucleoporin Nup170p in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Gene Silencing”的研究成果(Cell, Volume 152, Issue 5, 28 February 2013, Pages 969-9
Molecular Cell:新调控模式将扩展对染色质调控范围
来自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SH2L Regulates Ubiquitylation Signaling to MLL: trans-Regulation of H3 K4 Methylation in Higher Eukaryotes”的文章,发现了一种新型调控模式:高等真核生物H3K4甲基化的反式调控(trans-Regulation)...
EP:伴左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心电图及心电生理特征
室性早搏在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已有报道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与左室功能减退及左室扩大相关,而这些改变可在对室性早搏进行射频消融后完全逆转。室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钙离子稳态的异常、氧消耗增加及左心室收缩不同步。室性早搏相关的左室功能障碍也可发生在疤痕性室早的患者,这进一步减低了左心室功能。
Nat Genet:破译首个比目鱼基因组 揭秘性染色体起源及底栖适应机制
近日,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比目鱼基因组——半滑舌鳎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在青岛宣布完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表示,这是世界上首个测序完成的比目鱼基因组图谱,标志着鲆鲽鱼类养殖研究进入基因组时代。
Nature:人成纤维细胞中的染色质相互作用
Hi-C是基于“染色体构形捕捉”(称之为3C,因为三个单词的首字母都是C)的一项基因组技术,能以没有偏颇的方式在整个基因组中识别长距离成环相互作用。
JBC:人皮肤细胞可转化为诱导性间充质干细胞
美国物理组织网(Phyorg.com)2011年12月2日报道,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在研究如何利用干细胞再生牙齿组织过程中发现一种方法将人表皮最常见的皮肤细胞类型转变为含有干细胞类似特征的细胞。 称作角蛋白形成细胞(keratinocyte)的皮肤细胞组成皮肤最外层,能够从丢弃的皮肤组织或活组织检查样品中获取并培养。
Cell:揭示染色质调节蛋白特异性组合调控染色质活性
在人类基因组序列首次发布10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关于影响基因功能的机制的新线索。Bradley Bernstein和Aviv Regev领导的研究小组集中研究染色质---与DNA相结合的促进基因表达的非基因物质---和协调染色质活性的特异性调节物,其中Bradley Bernstein是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也是布洛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准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