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操作机器人肿瘤探测研究获进展
近日,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21, 42(3): 323-339)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基于微纳操作机器人的肿瘤转移过程中多尺度机械特性研究综述论文(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revealing micro/nanoscale mec
首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由附属瑞金医院医生领衔完成
“手术后的瘢痕会跳舞?”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吴逸雯主任医师,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万新华教授,共同命名了一种新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综合征——“瘢痕舞蹈综合征”(Scar Dancing Syndrome),这是首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类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后,往往没有效果。不过相关研究发现:多靶点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可以改
研究揭示合成降胆固醇药洛伐他汀合成机器的三维结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子新团队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题为 “洛伐他汀生物合成的结构基础”(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biosynthesis of lovastati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结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手段,解析了洛伐他汀合成机器
PNAS: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人类基因组中的古老RNA病毒片段!
2021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从人类基因组中识别古老的RNA病毒残留物,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如何教授AI系统来识别RNA病毒残留并利用其在
微纳操作机器人外泌体原位探测研究获PIBB封面刊载
近日,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的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知名SCI期刊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1, 48(1): 100-110)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微纳操作机器人在外泌体原位探测方面的最新成果(Na
研究人员发表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综述文章
近日,IEEE 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21, 68(1): 130-147)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关于纳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章Progress in nanorobotics for advancing biomedicine
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荣获“2020全球5G应用大赛”优秀产品奖
12月22日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深圳市发改委主办的“2020全球5G应用大赛”颁奖礼在深圳湾体育中心举行,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陈如桂、副市长艾学峰分别为获奖代表颁奖。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进入决赛并荣获5G应用优秀产品奖,华大智造云影总经理伍利代表领奖。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因其创新性及应用性,兼备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问题的优势,展现了面向5G
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研究员蔡林涛,与集成所副研究员徐天添、研究员吴新宇等合作,在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微纳生物机器人是微纳尺度的类生命机器人,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机器人属性,能够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微观区域,有望革新传统医学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然而,如何构建具有自主驱动的微纳生物机器人,采用磁、光、声等外场操纵和内
Cell Systems:科学家成功利用合成生物学和机器学习算法来加速人类肝脏类器官的开发
2020年12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System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合成生物学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利用血液和胆汁处理系统创建出了人体肝脏类器官,当植入到肝脏衰竭的小鼠体内后,实验室培养的替代肝脏就能有效延长小鼠的寿命。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未来研究人员或许有望在牺牲精度或
医院、医生注意这4点
自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医保改革明显加速。最近,药品集采第三轮结束,耗材集采启动,心脏支架开标,骨科内固定材料在路上。30个城市DRGs试点即将启动实际付费,71个城市的DIP试点脚跟脚又来了,从计划看,2021年3月开启,年底前试点城市全部到位,推进速度那是相当的快。作为改革的主力,医院、医生的实际利益必将面临重大调整,是积极主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