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现“朱莉效应” 基因检测股价大幅上涨
美国好莱坞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14日在《纽约时报》刊登文章称,经诊断她本人携带一种缺陷基因,患乳腺癌风险大增。为降低癌患风险,她接受了双侧乳腺切除手术。朱莉所携带的缺陷基因代码为BRCA1,是两大乳腺癌易感基因之一。据悉,朱莉本周还将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该杂志将用大篇幅内容介绍为朱莉身体“排雷”的个人基因诊断服务。
Blumea:朱华等植物分类学研究获进展
朱华研究员基于20多年对茜草科粗叶木属植物的调查、分类鉴定和研究经历,对泛马来西亚地区该属植物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确定有131个种,5个亚种和6个变种,在研究中新发现了41个新种,3个新亚种和3个新变种。这些新植物种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婆罗洲、马来半岛、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等。 粗叶木属植物约有200个种,为全热带分布属, 以亚洲热带地区为种多样性中心。
朱振旗:小微藻 大能量
可能很少人知道,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被温室气体重重包围的“火球”,彼时,地球上寸草不生,毫无生命气息。直至几亿年后,海洋中的微藻突破了温室气体的“重围”,通过夜以继日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的生态环境。
Cell Death & Differ:时玉舫等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获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在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更由于其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受到重视,近些年来在疾病模式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上MSCs被尝试应用于治疗免疫紊乱疾病。尽管有不少文章报道称MSCs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其治疗适应症、诊疗时机选择和作用机制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Nat Commun:朱顺义等无脊椎动物疾病抗性基因进化起源研究获进展
1月17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顺义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疾病抗性基因从植物到动物水平转移的最新发现。
ChemBioChem:朱敦明等生物催化D-氨基酸合成平台技术获进展
D-氨基酸不仅是生命体的组成成分(如组成细菌的细胞壁),而且是参与药物和其他精细化工品合成的重要前体或模块。美国G.I.A 公司的市场调研报告表明,未来D-氨基酸在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合成中应用、新药研发以及一些新
Oncogene:时玉舫等发现间充质干细胞中p53缺失对肿瘤发生的作用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p53 Regulates Mesenchymal Stem Cell-mediated Tumor Suppression in a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hrough Immune
BBI:时玉舫等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在应激过程中保护免疫细胞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Brain,Behavior,and Immunity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event Restraint Stress-Induced Lymphocyte Depletion via Int
Mol Biol Evol:朱顺义等动物神经毒素起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朱顺义领导的国际团队在动物神经毒素起源和蛋白质功能进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基于进化中间体的发现,他们首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由昆虫防御素向靶向动物钾通道的神经毒素的转换。
Plant Cell:朱英国等水稻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英国院士课题组在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The Rice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RF5 Restores Fertility in Hong-Lian Cytoplasmic Male-Sterile Lines via a Complex with the Glycine-Rich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