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 :尹玉新团队发现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环状RNA,能够抑制肿瘤侵袭和转移
PTEN,是人类肿瘤中突变率最高的基因之一,肿瘤数据库统计显示,PTEN基因在不同组织来源肿瘤中共发现超过2700多种突变。作为最重要的抑癌基因之一,PTEN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合成方面的微小变化即可对肿瘤生成产生重要影响。PTEN基因敲除小鼠多脏器发生肿瘤,表明PTEN在抑制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脂质和蛋白质双
《自然》:港大朱轩/陈福/袁国勇团队揭开奥密克戎复制能力和致病力下降之谜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由于刺突蛋白上携带多位点突变,奥密克戎株具有高传染性以及高度免疫逃逸特性,从而显着降低疫苗接种的保护力和治疗性中和抗体的效能。但是,此变异株的在细胞内的复制能力及其体内致病力,我们仍然知之甚少。近日,香港大学朱轩/袁国勇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相较于野生型毒株以及此前引起流行的其他关切
Science子刊:朱伯开团队揭示细胞核内液液相分离也有着潮涨潮落
让我们想象一下自己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那里的船只通过错综复杂的水渠网络将人们运送到河岸两旁的家中。而负责维持治安的警察也需要通过船只来响应各家各户的报警电话。在正常的一天,12小时的潮起潮落影响着水道水位的起起落落。涨潮时,满溢的水道全都连通起来,让警察可以快速到达各家各户,解决纠纷。但在退潮时,由于部分河道被切断,导致警察很难快速响
Nat Commun:浙大林世贤课题组通过翻译系统的定向进化,提高非天然氨基酸的整入效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林世贤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Directed-evolution of transl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unnatural amino acids incorporation and generalizable synthetic auxotroph
NEJM:III期临床试验表明阿特朱单抗可显著延长表达PD-L1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2020年10月6日讯/生物谷BIOON/---根据一项新的临床试验,对表达PD-L1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阿特朱单抗(atezolizumab)治疗可导致比化疗更长的总生存期。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0月1日的NEJM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tezolizumab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D-L1–Se
清华大学朱永法等团队开发新方法:10分钟内消除肿瘤,50天内小鼠存活率从0上升到100%
根据最新统计,癌症仍然是全世界公共卫生的严重威胁,迫切需要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目前,大多数临床癌症疗法仍然难以完全治愈癌症并具有严重的副作用,这导致转移,扩散和耐药性突变。快速,完整,针对性和安全的肿瘤治疗仍然是癌症治疗中的关键问题。2020年7月2日,清华大学朱永法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Shanyue Guan共同通讯在National Science
闻玉梅院士详解“单克隆抗体”新思路
这几天,多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接受血浆抗体治疗效果显着的消息传出后,“血浆治疗”一时大热。有人称其为抗疫“新希望”,也有人质疑血浆治疗存诸多风险,且来源是一大问题,只能算作一根“稻草”。“不要只盯着血浆,血细胞也是个‘宝’!”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治疗型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闻玉梅在接受《中国科学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利用最新技术,将恢复期病人产生的特异性
【2018 CSCO】朱军教授:全方位解读CAR-T产品在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CAR-T治疗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朱军教授:CAR-T治疗是近几年肿瘤领域的一大热点,已在多个瘤种的治疗中进行了尝试,其中血液和淋巴肿瘤的相关研究最多。国内外都特别关注这种新型治疗方法,且目前已获得了很多的临床数据。国外已有两家公司的两个产品相继获得应用批准。当前CAR-T治疗已报道的数据主要是血液和淋巴肿瘤方面的,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B细胞恶性淋巴肿瘤,国内的研究亦是如此。未来淋巴瘤方面将会有越来
武大朱仁山团队破解杂交水稻制种成本难题
2018年9月3日,由武汉大学朱仁山教授团队历时十余年研发的杂交水稻父、母本同期机械直播制种技术,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和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有效破解了杂交水稻制种成本日益高涨的难题,对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介绍,传统杂交水稻制种一直采用人工育苗插秧技术,即先插父本,再插母本,然后通过人工移栽到制种大田。这样的组合制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