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反营养物质污染了你的食物
城市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系列的污染,其中食品污染就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想要隔绝所有的污染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饮食中尽量减少污染物,增加有益成分。我们每天摄入营养的同时也摄入了反营养物质,比如残留在蔬菜中的杀虫剂、硝酸盐,残留在猪肉中的生长激素,残留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毒金属等等,如果这些物质的摄入量高,不仅妨碍营养吸收,而且增加慢性病的危险,降低人类的寿命。
四种反营养物质污染了你的食物
反营养物质指的是一切阻碍身体吸收、扰乱身体机能或导致营养流失的物质。绝大多数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都会破坏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 我们每天摄入营养的同时也摄入了反营养物质,比如残留在蔬菜中的杀虫剂、硝酸盐,残留在猪肉中的生长激素,残留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有毒金属等等,如果这些物质的摄入量高,不仅妨碍营养吸收,而且增加慢性病的危险,降低人类的寿命。
“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生物质部分课题通过验收
2月28日,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办公室在北京召开“十一五”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生物质部分课题验收会。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有关同志、验收专家、以及课题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参加了验收会。 本次验收会对生物质高效转化与生物炼制,木竹先进加工,农产品生境控制与质量分子检测等方向的14个课题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的汇报,进行了质疑和讨论,一致同意14个课题通过验收。
MCHJ:食物质量或许和母亲肥胖、儿童发育障碍直接相关
营养不良是儿童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但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Journal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对埃及的妇女和儿童进行研究后指出,引发儿童发育障碍的或许并不仅仅是食物的数量
中国瑞典生物质燃料合作有望进入应用阶段
在21日举行的“中瑞生物质原料和固体成型燃料合作项目研讨会”上,由中国和瑞典两国政府资助的“中瑞生物质能源双边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望在近期进入应用阶段。 研讨会上,中方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微博)谢光辉教授和瑞方项目负责人、瑞典农业大学熊韶峻副教授分别介绍了生物质燃料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该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科技部和农业部官员也参加了讨论。
J Antimicrob Chemother:鳄梨中有效物质能抑制耐药菌
在长期的抗生素选择之后出现的对相应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的微生物,统称耐药菌。所谓细菌的耐药性,是指细菌多次与药物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减小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耐药菌的出现增加了感染性疾病治愈的难度,并迫使人类寻找新的对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
农业垃圾里可研制出石油替代品-南林大生物质资源研究出新成果
如今,汽车走入了千家万户,汽车业迅猛发展,使得石油资源过度开采,储存量迅速减少。有专家预计,全球将在30—40年之后,石油将使用殆尽。寻找替代石油的资源,成了政府、社会、老百姓,尤其是有关专家非常关注的问题。11月7日,在第四届国际制浆造纸与生物技术国际会议上,南林大金永灿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车用燃料生物乙醇生产技术。
PLoS One:科学家发现生命最早期遗传物质AEG
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的主要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到来之前,早期生命利用RNA(核糖核酸)编码遗传指令。那么,在RNA之前,生命又是依赖什么样的遗传分子?答案或许就是AEG。 AEG是一种小分子物质,这个小分子连接成链时可为肽核酸构建一个骨干,而肽核酸被假定为生命的第一个遗传分子。制药业一直将合成AEG作为可能的基因静默者开展研究,用以阻止或减缓某些遗传性疾病。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动力锂电池隔膜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863”储能电池重大专项、山东省杰青基金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等攻关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团队历经3年多的科研攻关,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并达到中试生产规模。
杭世珺:污泥生物质利用前景巨大
污泥“变废为宝”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真正实现城镇污水厂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2012(第四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国水网顾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就这一问题与参会者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