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清华大学蓝勋/李寅青/朱明团队开发通用型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
相较于现有的GUIDE-seq和DISCOVER-seq等脱靶检测技术,Tracking-seq不仅展现了高召回率,而且具备很高的检测精确度。
2024-07-05
Science:利用人工智能确定人类基因组转录起始的序列基础
Puffin程序显示,根据这些序列模式的排列方式,它们可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转录。它还能预测这些序列模式的排列如何引导 RNA 聚合酶优先转录 DNA 的单链或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录两条链。
2024-05-26
Nature:中新科学家联手发现注入颅内液体的智能水凝胶可以测量温度、pH值和压力的变化
这种传感器由一种被压制成 2 x 2 毫米立方体形状的水凝胶组成,在立方体内部是由不同的水凝胶堆叠而成的多个柱子。这些柱子可以根据浸入液体的情况收缩或膨胀。
2024-06-11
Nature Methods | 何爱彬/舒绍坤团队合作开发单细胞药物基因组靶点检测新技术解析表观耐药机制
scEpiChem提供了一个全面的高通量分析框架,捕捉了传统bulk分析无法实现的小分子药物反应的细胞异质性特征。
2024-07-20
而皮肤上的Mrgprb4谱系神经元是检测并传递触摸刺激的关键
正如这两项研究所揭示的,触摸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连接,它更是情感的纽带,能够激发内心的愉悦和幸福感。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不应忽视每一次这样的触碰,因为它们是构建人际关系,传递爱意和关怀的重要方式。
2024-08-16
Cancer Cell丨王嫣然/宫剑等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手术前核磁共振分子亚型诊断方法助力髓母细胞瘤精准医疗
作者开发了一种结合机器学习和术前MRI图像的人工智能诊断流程,用于非侵入性预测髓母细胞瘤的分子亚型。
2024-07-05
Mol Cell | 李笑雨/伊成器团队合作开发不依赖于亚硫酸氢盐RNA m⁵C单碱基测序检测方法
该研究开发了直接检测m5C修饰的新技术m5C-TAC-seq,并展示了m5C-TAC-seq技术高灵敏、高精准的检测特性。
2024-07-16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系统已很擅长“说谎”,它们学会了欺骗人类
论文作者表示,随着AI系统的欺骗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它们对社会构成的危险也将越来越大。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更广泛的公众应积极采取行动,防止AI欺骗破人类社会的共同基础。
2024-05-19
【全议程公开】EVs靶向递送/分离检测/工程化改造/临床转化等主题,2024细胞外囊泡大会成都站,8月24-25日即将启航!
聚焦EVs靶向递送/分离检测/工程化改造/临床转化等主题,2024细胞外囊泡大会成都站,8月24-25日即将启航!
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