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FDA批准罕见神经肌肉疾病(周期性麻痹)新药Keveyis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近期批准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周期性麻痹)一种新药上市。该新药由Taro Pharmaceuticals公司用 Keveyis的品牌名销售,该药的化学名为二氯苯二磺胺(dichlorphenamide)。罗切斯特

2015-12-12

昼夜节律与生育机制存在关联

在哺乳动物中,中年雌性动物开始进入绝经期的这个过渡期,动情周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规律。而一项发表在《Cell Report》上面的文章指出,他们可以通过控制小鼠所处环境中的明-暗变化,来控制中年雌性小鼠的动情周期。他们指出,通过调节周期性的光线变化(即光照周期),既可以改善小鼠的这种动情周期,也可以导致动情周期更加紊乱。

2015-08-27

细胞周期时钟控制胚胎干细胞多能性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道中,来自新加坡A*STAR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揭示细胞周期时钟控制多能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或为理解细胞分化机制,以及开发新型潜在疗法提供思路。

2015-08-07

“旋转木马”上的蛋白质:昼夜节律和生理节律的连接点

有研究从分子原子层面,掀开了生理节律机制神秘面纱的一角。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地球每天的自转周期(20小时)被“编码”进了KaiC蛋白的原子层面结构。KaiC是蓝藻中的一种蛋白质,直径大小为10nm。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有关生物钟学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生物钟的生理节律是如何决定的?而且该研究对于未来发展针对生理节律紊乱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5-06-29

eLife:控制机体昼夜节律钟同步的特殊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可以调节睡眠的觉醒昼夜节律的基因,这种名为Lhx1的基因或许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型靶点,供其开发帮助夜班工人及时差综合症患者改善昼夜节律的疗法,同时也为开发治疗一系列睡眠障碍的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2014-08-15

PNAS:昼夜节律影响肝脏中代谢产物

通过分析肝脏中数百种代谢产物,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表观遗传学与代谢中心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昼夜节律即我们自己的身体时钟,能极大地控制我们机体的关键构件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血脂等的产生。 他们确定了600多种肝脏来源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是由代谢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对维持和促进细胞的健康和成长很重要。这些代谢物中约60%被认为是内源性生物钟依赖性的,以往认为只有约15%由生物钟调控。

2012-11-18

PLoS ONE:昼夜节律破坏可能会导致炎性疾病

当与高脂肪、高糖饮食相结合后,昼夜节律的破坏可能会导致炎性肠道疾病等对人体有害的疾病,根据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研究人员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证实。这项研究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2014-05-25

Sci Transl Med:缺觉和昼夜倒班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4月12日,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完成的一项研究显示,对缺觉、昼夜倒班的员工或其他生物钟失调者而言,昼夜节律紊乱可能损害身体制造胰岛素的能力并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波士顿布里格姆妇科医院的研究者奥菲尤·巴克斯顿等人让21名健康试验对象在受控环境中度过近6周。其间,试验对象的饮食和活动水平保持稳定。在研究开始阶段,每名试验对象保持正常作息规律。

2012-11-18

PNAS:睡眠周期紊乱改变基因表达的周期

近日,英国Surrey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模式的改变(如切换到夜班工作)可以显著影响基因表达。

2014-01-23

专家在京研讨生命周期评价数据库

3月7日,生命周期评价(LCA)数据库开发与关键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落幕。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