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lood Cancer Discov:科学家揭示促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揭示了KLHL6的反复突变改变B细胞受体并诱导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操作表型特征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4-07-05

革命突破!Acta Pharm Sin B:双聚乙二醇化胰岛素——一种长效胰岛素偶联物,在降低低血糖方面具有优越的安全

该研究表明长期大剂量双聚乙二醇化胰岛素可减轻糖尿病肾病,且无明显的系统毒性。

2024-06-17

科研人员解析单细胞投射谱助力内源镇痛作用神经环路机制

杏仁中央核(CEA)是疼痛和情绪调控的重要节点。该脑区以抑制性神经元为主,且密集表达MOR,这提示CEA可能是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镇痛的关键靶点。

2024-06-19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DNMT2/TRDMT1的生物学功能、分子途径及药效

本文就DNMT2/TRDMT1的时空表达模式和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底物特性、催化识别机制、DNMT2/TRDMT1相关基因或蛋白、药理应用和抑制剂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4-06-21

Cell Stem Cell:利用iPS细胞产生的调节T细胞成功抑制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研究工作证实了利用基于iPS细胞的细胞疗法治疗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可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潜力。

2024-06-29

Cell Res | 张岩课题组揭示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栓配体结合和激活机制及G蛋白选择的结构基础

本研究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了栓配体激活的人源PAR1受体与下游Gq蛋白及Gi蛋白复合物的高分辨电镜结构,分辨率分别为3.0埃和3.2埃。

2024-07-18

Cell Host & Microbe | 李巍/姚煦/董立新合作研究揭示痤疮丙酸杆菌的基因和功能异质

该研究从健康人、AD和痤疮患者的面部、肘窝、前臂和足底部位分离培养了1200余株C. acnes菌株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健康皮肤和AD的C. acnes亚群多样性更高,且分别具有优势亚群。

2024-07-01

中国科学院研究者们揭示了阻断Apelin受体棕榈酰化可减轻神经癌痛的吗啡耐受

在神经性癌症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棕榈基转移酶ZDHHC9的表达增加,棕榈化的APLNR促进了其稳定性。

2024-05-31

原启生物GPRC5D CAR-T 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认定,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OriCAR-017是一种针对GPRC5D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AR) T细胞疗法,为复发性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2024-07-17

Biomaterials: 谷氨酸延伸肽抗原和咪唑喹啉TLR7/8激动剂经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可诱导保护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揭示了谷氨酸延伸肽抗原和咪唑喹啉TLR7/8激动剂经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共递送可诱导保护性抗肿瘤免疫。

2024-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