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
近期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题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关注,1月3日Nature杂志以“Structural biology: Membrane enzyme cuts a fine figure”为题,详细介绍了这项成果及其意义。 文章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令人吃惊,因为细胞膜的内部是一种疏水性环境,而这项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能利用水分子在膜内消化其它蛋白。
PNAS:研究者揭示小鼠模型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致病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中国疾控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Pathogenesis of emerging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C57/BL6 mouse model”,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引起严重发热的发病机制。
牙齿不整齐易患早老性痴呆症
牙齿不整齐就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这种说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确的。 日本冈山大学的科学家森田学等人将大白鼠的臼齿切削掉一部分,使牙齿不能正常咬合。8周后,大白鼠脑内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质总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的4倍以上。这种蛋白质在大脑中过量积聚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重要诱因。
Exp Neurol:新模型使多发性硬化症治愈指日可待
近日,Tel Aviv大学的神经生物学科的Frenkel医生和Yaniv Assaf教授以及正在读PHD的Hilit Levy在Experimental Neurology杂志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haracterization of brain lesions in a mouse model of progressive multiple sclerosis"...
Nature:科学家构建人类阿尔兹海默症神经细胞3D模型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癌症等以往被视为绝症的疾病正在逐步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以阿尔兹海默病等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却仍未能够取得重大进展。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研究人员始终未能彻底了解淀粉样蛋白体在这些疾病中作用的机制。
PLoS ONE:发现可阻止早老性痴呆恶化的物质
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12月18日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发现了6种有望阻止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恶化的物质,希望将来可借此研发出治疗这一疾病的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