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CE:低体温可诱导复极综合征患者发生室颤

Osborne波又称为J波,表现为紧随QRS波群后的,与R波方向相同的锯齿状波。J波首先由Osborne等在猪低体温模型中被发现,后来逐渐认识到J波与早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及Brugada综合征相关。颅内出血可导致下丘脑损伤,导致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并引起自发性低体温。

2012-12-26

Nat Commun:中新世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森林中

Proconsul(与猿-人分支的起源相联系的早期类人猿的一个属)生活在一个致密的热带森林中。

2014-03-15

PNAS:一特殊基因或与老性痴呆有关

日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个名为“KLC1E”的基因可能与早老性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通过验血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新方法。

2014-03-13

Infect & Immun:细菌-真菌联合作用或促使儿童患发性儿童龋齿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龋齿的原因:一种细菌和真菌互相“合作”引发了早发性儿童龋。

2014-03-17

Sci Tran Med:脑内存在对抗老性痴呆“清洁工

日本和德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脑内的一种蛋白质能够发挥“清洁工”的作用,扫除并分解β淀粉样蛋白,防止它们堆积,从而降低早老性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风险。

2014-03-13

Nat Med:新血检法可提前三年预判老痴呆症风险

一种新方法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特定脂类含量,来判断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

2014-03-12

牙齿不整齐易患老性痴呆症

牙齿不整齐就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这种说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确的。 日本冈山大学的科学家森田学等人将大白鼠的臼齿切削掉一部分,使牙齿不能正常咬合。8周后,大白鼠脑内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质总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的4倍以上。这种蛋白质在大脑中过量积聚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重要诱因。

2011-09-19

Gondwana Res:石炭世腕足动物古地理研究

研究揭示出早石炭世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区系与晚泥盆世相比具有明显的转折和变化。

2013-12-13

Nature: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

近期施一公教授研究组题为“早老素家族天冬氨酸膜整合蛋白酶的结构”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关注,1月3日Nature杂志以“Structural biology: Membrane enzyme cuts a fine figure”为题,详细介绍了这项成果及其意义。 文章指出,这项研究成果令人吃惊,因为细胞膜的内部是一种疏水性环境,而这项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酶能利用水分子在膜内消化其它蛋白。

2013-01-08

Lancet:DKK1蛋白可作为肝癌的血清标志物

上海交通大学覃文新研究组在《柳叶刀·肿瘤学》发表肿瘤转化医学最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覃文新研究组,6月26日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题为“血清DKK1蛋白作为肝癌诊断标志物的大规模临床多中心研究”的研究论文,证明DKK1蛋白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肝细胞癌的血清诊断。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