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种新型筛查算法或能将COVID-19的检测成本降低20倍!
2020年11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数学算法,其对大规模群体进行COVID-19筛查的成本要比单独进行检测便宜20倍左右。研究者表示,应用这种新算法或能一次性对多个样本进行检测,从而就减少了所需的检测总数,并能降低人群进行COVID-19
或许为时尚早!
2020年10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题为“Allele-Specific Chromosome Removal after Cas9 Cleavage in Human Embryo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描述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中基因进行编辑后所出现的意想
研究揭示健康青少年和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感觉处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其中包括感觉加工能力的缺陷。已有研究显示,对外界感觉信息异常的反应敏感度,即反应迟缓或过度敏感,可能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的标志。已有研究更多地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而较少探讨感觉信息的反应敏感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此外,孤独症患者也表现出类似的感觉迟缓或过敏现象。鉴于两类神经发育性疾病较
Sci Rep:科学家有望尽可能早地对胰腺癌进行诊断
2020年9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很少会在早期被发现,因为患者的症状通常直到癌症进展才会表现出来,通常治疗胰腺癌的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或放疗;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密苏里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诸如RNA等新型的生物片段或能作为检测早期胰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图片来源:
Nat Struct & Mol Biol:早发2型糖尿病竟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发生相关 罪魁祸首竟是特殊的淀粉样纤维!
2020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利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识别出了与早发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的蛋白纤维的结构,糊精(Amylin)是一种能调节机体血糖水平的蛋白质,这种小型的肽类激素能聚集并堆积形成淀粉样纤维(
Hypertension:肠道微生物组学数据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
根据最近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人的肠道微生物组中的细菌显示出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CVD)的新筛选方法。
Nat Med: 基因组测序加速食道癌筛查
食道癌是全球第八大最常见的癌症。对于这种类型的癌症,现有的监测和治疗方法非常麻烦,许多患者必须经过繁重的程序才能确保不会遗漏任何恶化的风险。
科研人员研发出自助式视力筛查仪及视力健康管理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戴亚康课题组研制出自助式视力筛查仪及配套的视力健康管理系统,可为学校、家庭和视力保健等机构高效、智能化开展学生近视筛查和视力健康管理赋能。自助式视力筛查仪根据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标准中的近视力表视标数据和测试距离自主设计,视力检测范围为4.0至5.2,视力检测精度为±0.1,平均检测时间为1分钟,经苏州
乳腺癌筛查,究竟几岁开始最合适?23年随访数据引发探讨
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筛查对于早诊早治、改善生存率的积极意义也已经得到大量研究支持。然而,仍然存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是:哪个年龄范围最适合开始乳腺癌筛查?一方面,年轻女性乳腺更偏致密型,会影响钼靶的感度;其次,年轻女性整体发病和死亡概率更低;但同时,又有证据表明,年轻女性一旦得乳腺癌,可能进展更快、预后更差。对于乳腺癌群体筛查(
中外团队开发血检早筛癌症方法:逾十万样本显示可早4年发现
近年来,血浆中的循环肿瘤DNA (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癌症生物标志物,即所谓的“液体活检”。ctDNA已被证明在癌症的非侵入性检测、晚期癌症的个体化治疗,以及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监测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检测研究主要集中于检测已经被诊断出癌症的患者,其提前检测的潜力有多大?北京时间7月21日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