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提出基于微纳操控的临床癌细胞转移检测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人员合作,在微纳生物交叉领域取得突破,提出的基于光诱导电液动力学微纳操控的癌细胞免标记快速分离方法,成功应用于游离胃癌细胞临床样本检测。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胃癌是全球第三大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例新增病例和近80万
Science:揭示蛋白BAF阻止细胞攻击自身DNA机制
2020年8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病毒通过将其DNA注入宿主细胞进行增殖。一旦它进入细胞内液体,这种外来物质就会触发一种称为cGAS-STING途径的防御机制。一种称为环GMP-AMP合酶(cGAS)的蛋白也存在于液体内,它与入侵的DNA结合,产生一种新分子。这接着又与另一种叫做STING的蛋白结合,从而诱发炎症免疫反应。有时,液体内所含的物质
Nat Struct & Mol Biol:揭示DNA聚合酶ζ如何保护细胞免于DNA损伤 或有望帮助开发抵御耐药性癌症的新型疗法
2020年8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开了保护细胞免于持续性DNA损伤的复杂酶类的3-D结构和其工作机制,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治疗对化疗耐受癌症的新型疗法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中,研究人员
癌症新抗原DNA疫苗+抗癌T细胞免疫刺激!VB10.NEO与bempeg联合治疗头颈癌展现巨大潜力!
VB10.NEO是一种个体化新抗原癌症疫苗,bempeg是一种T细胞增殖刺激剂,2者具有协同作用。
Cell:新型探针能够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破坏过程 有望揭示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020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通用的探针,其或能帮助准确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程序性破坏,研究者表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在患有类似帕金森疾病的小鼠模型中,产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或许无法被摧毁。图片来源:K.R. P
Nat Biotechnol:开发出无细胞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水污染物
2020年7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种新的平台技术只需一滴水和几分钟就可以评估水的安全和质量。类似于怀孕测试,这种手持平台使用样本来提供易读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当检测到污染物超过美国环保署(EPA)的标准时,它就会发出绿色的光。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的领导下,该测试可以检测17种不同的污染物,包括铅和铜等有毒金属、药品、化妆品和
Nat Methods:开发出CRISPR辅助的新技术来检测活细胞中的RNA结合蛋白 未来有望助力人类疾病研究
2020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目前科学家们还并未完全理解RNA分子的多样性,但他们认为,与这些RNA分子结合的RNA结合蛋白或与多种机体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题为“CRISPR-assisted detection of RNA–protein interactions in li
Mol Cell Biol:细胞中DNA复制的小故障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癌症的新疗法
2020年7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加州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活细胞进行深入研究发现,细胞中预防与疾病相关的遗传损伤的特殊系统有时候或会严重失灵,以至于如果没有这种系统细胞就会功能受损。这似乎是一种矛盾的发现,因为该结论挑战了一种观点
Nat Commun:CAR-T细胞疗法让一名横纹肌肉瘤患儿完全康复,已连续19个月保持健康无癌
2020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评估用于癌症治疗的新型免疫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中,一名患有横纹肌肉瘤(一种已扩散到骨髓的肌肉癌)的儿童,在使用经过基因改造靶向癌细胞表面上HER2蛋白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治疗后,没有发现癌症。这项临床试验由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德克萨斯儿童医院和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