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从液体到固体的相变促进无膜细胞器产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从液体到固体的转变对无膜细胞器的功能非常重要。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3月23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Science子刊:揭示ATM抑制剂破坏癌细胞的断裂DNA修复机制,有望开发出更好的癌症根除疗法
在小鼠模型和实验室培养物中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测试,他们发现ATM抑制剂与靶向疗法(EGFR抑制剂)相结合,根除了残留的癌细胞,导致癌症更持久的缓解。
Nature Genetics:科学家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
细胞的全能性在早期胚胎发育中出现,但其分子基础的特征仍不明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DNA复制叉移动速度是细胞命运变化的基础,并促进细胞重编程。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题为:DNA replication fork speed underlies cell fate changes and promotes rep
JITC:T细胞比值很关键!免疫治疗无进展生存期大不同
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非常之高,不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都有了很大进展,一部分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1]。目前对于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患者,PD-L1/PD-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联合化疗的免疫治疗方案,已经牢牢占据了C位[2]。然而,由于PD-L1/PD-1抑制剂在NSCLC中应答率较低,近年来学界一直在寻找可以预测其疗效的生物
Nat Genet:延缓DNA复制叉速度可导致细胞命运变化和增强细胞重编程效率
鉴于DNA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的分子特性对调节DNA复制至关重要,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和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体内全能性细胞和体外培养中的全能样细胞(totipotent-like cell,即类似于全能性细胞的细胞)的复制叉动态。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无创可激活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可用于乳腺肿瘤检测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替代基于钆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者评估了原位乳腺肿瘤异种移植的CEST MRI的可能性,未标记的阿司匹林通过各种酶活性转化为水杨酸(SA),最显著的是抑制环氧化酶(COX)-1/-2酶。
泛因医学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检测试剂获欧盟CE准入资质
近日,泛因医学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检测试剂获欧盟CE准入资质。该试剂盒的灵敏度为91.03%,特异性为93.18%,能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Cancer Discovery: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大肠杆菌会往肠细胞中注射新型毒素,破坏肠细胞DNA,促进癌症的发生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Fangyi Wan教授及其团队,在著名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肠道中的黏附型致病菌可以通过其3型分泌系统(T3SS)与肠上皮细胞连接,并注入基因毒素(genotoxin)UshA破坏宿主肠上皮细胞中的DNA,导致细胞癌变以及肠癌的发生。每个人的肠道里免不了会有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检测DNA中第五种碱基的新技术
DNA的基本元素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和脱氧尿嘧啶(dU),然而目前还无法从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检测dU,严重影响了对dU功能的理解。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发出在单碱基分辨率水平上精准检测dU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期刊
Small:北航常凌乾团队开发的高通量、单细胞精度的活细胞力学检测生物芯片及应用
活体微环境中细胞不断受到诸如拉力、静水压力和剪切力等物理力的作用。细胞对于外界信号的感知和响应是细胞的自我调节以适应和应答外界环境机械力的变化的一种重要机械特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空间结构、张力强度、弹性系数等发生变化时,癌细胞会做出相应的调节以改变自身的机械特性,一方面通过驱动并调整细胞形状、骨架结构以及粘附亲和度,产生特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