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辅理善瞬感宝APP在中国正式上市 引领葡萄糖监测进入移动互联新时代
2021年1月18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公司雅培宣布,糖尿病领域又一葡萄糖监测前沿科技——辅理善瞬感宝APP(FreeStyle LibreLink App)在中国正式上市。其iOS版本已于1月15日上线,安卓版将于26日上线。这是一款在辅理善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基础上创新研发的移动APP,让“手机测糖”这一轻松、自由、高效的糖尿病管理模式成为现实。瞬感
全世界都在“抗糖”,看看Cell子刊怎么说
糖作为机体的三大能量之一,适当的糖分摄入可为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使我们保持健康和心情愉悦。由于果糖比葡萄糖口感更好,但饱腹感较差,据统计果糖占美国总卡路里摄入量的10%左右,但果糖的摄入增加往往会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果糖不仅是癌症的潜在诱导因素,也可作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补充燃料”。GLUT
Molecular Cell:高糖抑制AMPK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AMPK是调节生物能量代谢的核心分子之一,是治疗代谢疾病的重要靶点。AMPK感知细胞代谢状况,葡萄糖、ATP等缺乏引起AMPK激活1,促进细胞中能量的产生,并抑制各种消耗能量的生理过程,从而维持细胞的代谢稳态。但是人们对于抑制AMPK活性的负调节机制却知之甚少,缺乏对于AMPK信号通路调控方式的全面认识。研究能量过剩如何抑制AMPK信号通路,不仅
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转换为非处方药
1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硫酸氨基葡萄糖泡腾片和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两个药品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品种名单及其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一并发布。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2021年8月31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
新研究破解调节造血干细胞体内和体外产生的糖密码
2020年12月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将上皮细胞转变为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HSPC)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关键的生物环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2月4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N-glycome regu
分子伴侣调控无膜细胞器动态组装研究获进展
蛋白质的相分离在多种执行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无膜细胞器动态组装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疾病条件下,蛋白质相分离调控的紊乱会直接导致蛋白的液-固相转化和不可逆的蛋白致病聚集。该过程与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学界缺乏关于蛋白相分离稳态在不同无膜细胞器中如何被精密调控的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中心刘聪
Front Plant Sci: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合物可抑制新冠病毒必需的蛋白酶Mpro
2020年12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圆叶葡萄(muscadine grape)和黑巧克力等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合物可以结合SARS-CoV-2病毒中的一种特殊的蛋白酶并阻断这种蛋白酶的功能。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30日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期刊
科学家首次实现活细胞RNA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癌细胞中mRNA水平与其编码蛋白质水平之间存在较低相关性,提示癌细胞的翻译调控显着失调,这为癌症的诊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杨弋、朱麟勇等教授历经7年合作研究,在荧光RNA及活细胞RNA成像领域获突破性进展。他们原创的系列高性能荧光RNA,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不同种类RNA在动物细胞内的荧光标记与无背景成像。
自组装纳米材料构筑无辅因子的氧化模拟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丁宝全课题组与施兴华、王会课题组,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王振刚课题组、清华大学教授刘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组装催化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ofactor-free oxidase-mimetic nanomaterials from self-assembled histidine-rich peptides为题,在线发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