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BioNTech癌症疫苗登上Nature,让晚期肾癌患者癌生存超3年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危肾细胞癌中,针对新抗原的个性化癌症疫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能够靶向关键的癌症驱动突变,并能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2025-02-09

上海六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急性硬膜下血肿内镜微引流手术

本次针对急性硬膜下血肿开展内镜微创引流手术,是神经外科对颅脑创伤手术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2025-05-06

Nature Methods:标记代谢成像的未来——URV-SRS技术的深远影响

随着URV-SR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有望成为细胞代谢研究和精准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具,为我们揭开细胞内复杂的代谢网络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

2025-01-23

Reprod Biol Endocrinol:ViLR技术——家族史染色体异常检测实现精准胚胎筛选

这项技术突破不仅将检测成本降低80%,更让曾经被判定"生育高风险"的夫妇,首次拥有了无需赌上健康胚胎的生育选择权。

2025-03-07

Nature:开发血培养快速鉴定细菌药敏技术

QmapID和uRAST平台在临床验证中显示出高精度和低错误率,显著降低了AST总周转时间,优化了抗生素的及时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减少医疗成本。

2024-09-28

Stem Cell Rep:合成水凝胶助力Matrigel培养肺泡类器官

来自密歇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新生基质的沉积或能支持合成水凝胶聚集物形成肺泡类器官。

2025-01-16

PARP1降解新突破:180055精准打击肿瘤细胞且DNA捕获效应,开启癌症治疗新曙光

本研究合成的PROTAC 180055可有效且选择性地降解PARP1、抑制其活性,无DNA捕获效应,在体内外对BRCA突变肿瘤细胞具杀伤性且对正常细胞影响小,是有前景的抗癌化合物。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