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科学家,“无创产前检测之父”卢煜明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每年有上千万孕妇因他的研究而受益
“引文桂冠奖”和“拉斯克奖”是公认的诺奖风向标,屠呦呦就曾在获得拉斯克奖后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卢煜明教授也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2024-10-02
浙江大学顾臻团队等开发贴敷式输注贴,实现大剂量药物微创且稳定的体内输注
该输注贴利用腔体内的渗透压差将药物以恒定的速率通过空心微针阵列注入体内,来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以增强药物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
2024-12-02
TiN/Al元生物传感器基于血清小细胞外囊泡检测,实现早期精准诊断与术后风险预判
本研究制备出TiN/Al元生物传感器,其性能优于传统传感器,能高灵敏度检测血清小细胞外囊泡,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中表现出色,为前列腺癌检测提供了新选择。
2025-03-14
JCI Insight:科学家发现人类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型生物标志物
本文研究结果增强了科学家们对人类oOCPs的理解,并强调了通过简单的血液测试来测定oOCPs的潜在机会,或有望识别出潜在的高风险个体。
2025-01-24
Science重磅:只需“一滴血”,AI工具一次性诊断糖尿病/艾滋病/红斑狼疮/新冠等多种复杂疾病
这项发表于 Science 的研究开发了一款 AI 诊断工具——Mal-ID,该 AI 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免疫受体测序数据以区分一系列疾病状态,包括 COVID-19、糖尿病、艾滋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2025-03-07
Science重磅:只需“一滴血”,AI工具一次性诊断糖尿病/艾滋病/红斑狼疮/新冠等多种复杂疾病
这项发表于 Science 的研究开发了一款 AI 诊断工具——Mal-ID,该 AI 工具可以自动识别免疫受体测序数据以区分一系列疾病状态,包括 COVID-19、糖尿病、艾滋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
2025-03-02
Nature:开发无血培养快速鉴定细菌药敏技术
QmapID和uRAST平台在临床验证中显示出高精度和低错误率,显著降低了AST总周转时间,优化了抗生素的及时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减少医疗成本。
2024-09-28
JTO:50%的中国女性肺癌是过度诊断?复旦/上海浦东疾控团队合作发文,警示使用低剂量CT筛查肺癌,会带来女性过度诊治的显著风险
研究者们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男性吸烟率下降、各种公共场所室内禁言规定出台、女性厨房油烟暴露减少(感谢外卖事业)等变化,肺癌发病风险因素整体是较为稳定、甚至有正向改变的。
202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