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我们在经历着生命医学最激动人心的时代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欢迎同学们、家长们、和老师们参加生命学院2014年毕业典礼,这也是老生物系、生命学院过去三十年第一次为毕业生郑重而又隆重地举行仪式,共同庆祝同
施一公做客上海交大 讲述《我的科学生涯》
3月29日上午,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施一公教授以《我的科学生涯》为题做客上海交大医学院“甲子”大庆特邀报告——“医源杏坛”。在报告中,施一公教授从宇宙之美到“晶体生长出凤凰涅槃般的图案”,从宏观讲到来自分子和电子超微观的生命之美,淋漓尽致地诠释着科学之艺术,让在座频频为之惊讶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施一公Cell综述:X射线晶体学技术和结构生物学的历史与现状
X射线晶体学技术是人们了解原子世界的利器,人们通过这一技术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学结构。在晶体学技术百年诞辰之际,Cell杂志发表了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的前沿文章。这篇综述性文章全面介绍了X射线晶体学技术
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12月9日上午,匈牙利罗兰大学(E?tv?s Loránd University,简称ELTE)校长巴纳?德布勒森及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郝清新一行来访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施一公在工字厅会见了德布勒森一行。施一公与德布勒森会谈。据了
Cancer Cell十周年出特刊 施一公加入编委会
《癌细胞》十周年特刊封面设计赛的获奖作品,由哈佛大学的Scott Armstrong和Eric D. Smith设计 《癌细胞》(Cancer Cell)是Cell出版社旗下的一份癌症研究权威期刊,其2010年影响因子为26.925。《癌细胞》主要出版癌症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及发现,包含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临床肿瘤研究等方面内容,除此之外这一杂志还提供癌症研究前沿进展的专家解析和评论。
百世嘉应邀参加“2014新一代测序论坛”做主题演讲
2014年5月23日,“2014新一代测序论坛:从技术到应用”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百世嘉副总裁梁鸿生作为演讲嘉宾在会议上发表了《细胞捕获结合NGS技术在胎儿产前检查中的应用》为主题的精彩演讲,获得了广泛热烈的关注。
卢煜明、施一公、支志明等3名中国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从上至下,从左到右分别为:陈雪梅、杨薇、邓兴旺、支志明、卢煜明、施一公) 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美国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其中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陈雪梅,耶鲁大学邓兴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杨薇(Yang Wei)教授等3名华裔美籍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香港大学支志明、清华大学施一公等3名中国人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增选88人入围:施一公入围,饶毅未入围
5月20日,中科院官方网站发布公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公布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公布201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入围有效候选人共391人。据了解,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相比过去十年,今年入围候选人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