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谈学业抉择:做事情全凭兴趣并不靠谱

“如果您当年被保送的是其他专业,您还会继续研究生命科学吗?”3月19日,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在北京举行颁奖活动暨青少年生命科学普及报告会。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03-21

: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昨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

2016-01-18

李彦宏等发起建立“中国民间诺贝尔奖” 奖金百万美元将于2017年首颁

1月17日,由中国顶尖科学家和科技领袖发起的未来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正式成立了被称为中国民间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设立生命科学大奖和物质科学大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首期100%由中国人出资

2016-01-19

2015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揭晓 曹雪涛纷纷上榜

2015年12月15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经过形式审查、学部初评、项目终审评选专项工作和项目公示等流程后在京揭晓。“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自1998年开

2015-12-23

、曹雪涛等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今天对外揭晓,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内的5位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

2015-12-14

今天被刷屏了!

近期,施一公的研究团队连连在国际顶级刊物发文。

2015-08-31

【盘点】重磅级研究

相信大家对施一公这个名字并陌生,最近施一公各种被刷屏,从2008年轰轰烈烈的回国,施一公在短短的一年里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升职为清华大学新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同时,近些年来他的科研成果也卓越非凡。他是海龟派中的成功人士,也为千千万万留学人员建立了信心——回国也可以做的非常好!

2015-08-31

Nature:团队揭示γ-分泌酶原子分辨率结构

日前,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团队与国外学者合作,构建了分辨率高达3.4埃的人体γ-分泌酶的电镜结构,并且基于结构分析了γ-分泌酶致病突变体的功能。

2015-08-19

Cell Res:等揭示细菌耐酸机制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L-谷氨酰胺通过酶促反应释放氨,使得大肠杆菌获得了耐酸性。相关论文“L-glutamine provides acid resistance for Escherichia coli through enzymatic release of ammonia”发表在1月22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2013-01-25

发表最新PNAS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解析了转运蛋白AdiC 介导pH依赖性底物转运的分子机制。清华大学的施一公(Yigong Shi)教授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