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人体口腔菌群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规律

  日前,国际学术杂志Gut 刊发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题为Tracing the accumulation of in vivo human oral microbiota elucidates microbial community dynamics at the gateway to the GI tract 的短文。这是该团队继2018年5月在此杂

2019-06-26

如何通过追踪染色体的不稳定性来观察癌细胞的进化历程

2019年6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癌细胞的基因组中到处都是突变(单一核苷酸的突变),有些突变或会通过激活癌基因的表达或关闭抑癌基因的表达而诱发癌症发生,然而可以说更重要的是在更大范围内肿瘤细胞中发生着基因组的异常,比如,诸如这样的细胞包含着异常数目的染色体(非整倍性),随着肿瘤不断进化,染色体的异常也会在毗邻的癌细胞之间发生变化,这就表明,染色体的改变或会在每次细胞分裂时通过重复

2019-06-22

Nature:DNA解旋酶WRN是微卫星不稳定性癌症的一种合成致死性靶标

2019年4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合成致死性(synthetic lethality)---两个遗传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这两种遗传事件的共同发生导致细胞死亡,但每个事件单独发生则做不到这一点---可用于癌症治疗。DNA修复过程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合成致死靶标,这是因为许多癌症表现出DNA修复途径的破坏,这可能导致对特定修复蛋白的依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2019-04-25

两篇Nature揭示它们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功能

2019年1月26日/生物谷BIOON/---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困惑于为什么许多真核生物中的蛋白编码基因散布着没有明显生物学功能的非编码DNA片段。这些称为内含子(intron)的非编码DNA片段通常在转录和翻译之间从它们的原始mRNA转录本序列中移除并在蛋白产生之前迅速遭受破坏。如今,两项新的研究揭示出内含子的一种意料之外的作用,至少在酵母中是如此:它们中的很多在剪接后长时间地逗留在细胞中,并

2019-01-26

Cell:发现一种将癌症进展与基因组不稳定性关联在一起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2019年1月24日/生物谷BIOON/---我们的DNA经常受到攻击。这种含有我们的遗传信息的分子极易受到从环境因素(如辐射)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吃的食物中的化学物的一切东西的影响。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导致遗传疾病、慢性疾病和癌症易感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一种称为ubiquilin-4的蛋白水平升高成为基因组不稳定性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他们发现ubiquili

2019-01-24

研究发现调控植物抗铝毒转录因子STOP1稳定性的机制

 1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黄朝锋研究组完成的题为F-box protein RAE1 regulates the stability of the aluminum-resistance transcription factorSTOP1 in Arabidops

2018-12-24

复旦大学Cell子刊发文揭示TET2如何联系表观遗传调控和基因组稳定性维持

2018年11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SNIP1介导TET2和多个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包括c-MYCTET2通过SNIP1依赖性方式保护细胞,避免发生DNA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TET2-SNIP1-c-MYC调控轴帮助TET2实现DNA序列特异性招募DNA双加氧酶TET2能够通过催化5-甲基胞嘧啶发生去甲基化来进行基因表达的调控,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方式影响基因活动。但TET2本

2018-11-07

ACS Nano:新技术可提高微型诊断设备在体内的稳定性

2018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微型设备诊断和治疗人体疾病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但是,这些装置在身体内如何保持仍然是一个问题。现在,在ACS Nano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报告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将微电机封装成药丸的方法。药丸涂层在释放药物货物之前穿过消化系统时能够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这种微型设备是宽度大约为人类头发的,能够自行推进的微观机

2018-09-07

卫材睡眠障碍新药lemborexant显著改善夜间觉醒及次日清晨姿势稳定性和驾驶性能

2018年6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药企卫材(Eisai)与普渡制药(Purdue Pharma)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举行的第32届美国联合专业睡眠学会年会(SLEEP 2018)上公布了实验性睡眠/觉醒调节剂lemborexant的2个关键性I期临床研究(Study 108,Study 106)的数据。Study 108研究:听觉觉醒阈值评价lemborexant相对于唑

2018-06-06

Science:揭示病原菌粘附蛋白的极端机械稳定性机制

2018年3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能够让一种广泛分布的细菌性病原体粘附到它的人类宿主组织上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3月30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extreme mechanostability in a pathogen adhesin”。这张图片展示了葡萄

201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