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科学家揭示酵母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功能适应性特征

  核孔复合体(NPCs)可以介导大分子的核质转运。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研究团队揭示了酵母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及功能适应性特征。该项研究于近日发表在《Cell》杂志,题为Comprehensive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yeast nuclear pore complex。研究人

2022-01-24

Protein & Cell:核孔复合体外环结构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孙飞课题组联合北京大学张传茂课题组等,在爪蟾核孔复合体外环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最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以 structure of the outer rings of the Xenopus laevis nuclear pore complex obtained by cryo-EM and AI为题,在线发表

2022-01-15

Cell:新研究解析出酵母核孔复合体的三维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快速骤冷和低温电镜与计算方法,构建出酵母核孔复合体(NPC)的综合模型,揭示了其核心支架的相互连接的结构。这项研究为两种构型提供了分子模型:一种是在分离的样本中更容易研究,以提供更详细的径向紧凑形式的概述,另一种是在活的酵母细胞中的扩展形式,尽管这种“原位”形式目前的可视化细节水平较差。

2022-01-07

JITC:南京大学团队整合两种免疫疗法,重构肿瘤微环境!

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在这种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较少,且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使得T淋巴细胞耗竭,导致它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弱。科学家们将目光放在了溶瘤病毒身上。已经有研究表明溶瘤病毒疗法能够增加肿瘤特异性效应和记忆T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因此,溶瘤病毒疗法也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疗法。虽然早在2015年溶瘤病毒疗法就正

2022-01-16

Nature子刊: 激酶复合体mTORC2通过防止铁死亡促进病毒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的寿命

抗原特异性记忆CD4+ T细胞可以持续存在并提供快速和有效的保护,防止微生物再次感染。然而,记忆性CD4+ T细胞池长期维持的机制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

2022-01-26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研究揭示“胶原GFOGER-整合素αβ结构域结合及RhoA/ROCK1信号传导

“视网膜前新生血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一大类临床常见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致盲率高。与其他视网膜脉络膜内新生血管的不同在于其生长于视网膜玻璃体的交界面,玻璃体胶原基质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微环境,探索此胶原促新生血管的内在机制是发掘其特定靶向治疗的重要研究基础。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马进教授团队在前期对“玻璃体胶原促新生血管及Opticin调控靶点”研究基础上

2022-02-02

Nat Commun:揭示HBV在肝细胞中的异常整合导致肝细胞癌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如何支持肝癌的生存和生长。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25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berrant integration of Hepatit

2021-11-30

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组装研究取得进展

  联会复合体组装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对于保障同源重组的正确进行起重要作用。但是,关于联会复合体组装的遗传调控及其对重组影响的分子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程祝宽研究组利用图位克隆技术,鉴定出一个新的联会调控基因DESYNAPSIS1 (DSNP1)。其编码一个E3泛素连接酶

2021-11-06

Cell:基因表达和单细胞形态的全身整合

本研究系统地探索了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表达与形态之间的联系。根据基因表达对分段细胞进行聚类揭示了空间连贯的组织。通过对全身连接组学和转录组的全面整合比较内部和之间的细胞和神经回路生物在基因和超微结构水平,更有助于理解生命系统的发展和演变。

2021-10-27

调节性T细胞通过整合素αvβ8介导的TGF-β激活促进癌症免疫逃逸

TGFβ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存在是最相关的癌症免疫逃逸机制之一。TGFβ以非活性形式分泌,其在肿瘤内的激活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和机制,而不是其产生。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