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顺铂和CSF1R抗体的组合使用可提高免疫疗法对肺癌的治疗效果
2021年8月19日讯/生物谷BIOON/---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采用免疫疗法,通常与化疗相结合,但对患者的好处仍然很小。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增强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在治疗肺癌时的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
Gut: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不利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确定了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否会降低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利用小鼠模型,作者评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基于疫苗的免疫疗法在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的肿瘤体积方面是否有效。在人类中,作者评估了幽门螺杆菌血清阳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阻断治疗的疗效之间的相关性。作者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胃微生物区系影
CONKO-011研究表明,与低分子量肝素相比,拜瑞妥®抗凝效果更优,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治疗满意度更高
日前,在 2021 年 7 月 17 日至 21 日举行的第 29 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年会上,公布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III 期CONKO-011临床研究数据,结果显示: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相比,拜瑞妥®(利伐沙班)治疗能够提高癌症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诺和诺德Ozempic(诺和泰®,司美格鲁肽):2.0mg剂量降糖效果优于1.0mg剂量!
在中国,今年4月,诺和泰®(司美格鲁肽)获批,该药每周皮下注射1次,兼顾降糖、降体重、降心血管风险三大功效!
Cancer Discov:抗炎药物重塑肿瘤免疫环境增强免疫关卡阻断效果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研究者在Cancer Discov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nti-inflammatory drugs remodel the tumor immune environment to enhance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efficacy"的文章。确定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ICB)疗效的策略仍然是一个主要的临床需要
效果赛过“有氧+力量”训练
肥胖是世界范围内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类型的癌症)和致残的主要原因。近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已成为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作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自己,迫切需要行动起来。通常,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个体肥胖的指标,但内脏脂肪的堆积更具有病理学意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亚太地区男性腰围≥
Nature子刊:将免疫疗法效果提升近3倍!这款抗癌疫苗已进入1期临床
免疫疗法是当前癌症治疗领域最为成功的疗法之一,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heckpoint inhibitors)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通俗来说,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细胞生成的“刹车点”,能够调节免疫反应以避免“误伤”正常组织,当这种效应被肿瘤细胞利用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解除这种调节作用,重新激活免疫细胞“御敌”。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已在黑色素瘤、鳞状
Cell:揭示一种微调基因转录的新机制,并指出CDK9抑制和PP2A激活同时进行会增强抗癌效果
2021年5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基因表达是基因所编码的信息用于制造蛋白的过程中的第一步。控制基因表达的时间和水平对于细胞在有机体中发挥其特定功能、适应周围环境和对外部刺激作出适当反应至关重要。癌症是基因表达失去调控的结果,因为在错误的时间或在错误的细胞中开启或关闭一个或多个基因可以极大地改变它们的整体行为并导致无限制的增长。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刘民教授团队发表我国首个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日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刘民教授团队关于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基于应急管理理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上,该指标体系为我国首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我国疫情防控始终面临着“外防输入”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