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澳洲土著人是迁徙史上首个探索者
2011年9月23日,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联合中心主导,全球3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澳大利亚土著人基因组研究成果(An Aboriginal Australian Genome Reveals Separate Human Dispersals into Asia)在《科学》(Science)上在线发表。
WIRED展望2012六大科学探索 研制合成生命
2012年,人类有太多的美好愿望与期待,其中包括科学探索领域的重大突破与进展。美国WIRED(《连线》)杂志网站近日展望了2012年最令人期待的六大科学探索,如火星科学实验室登陆、探测南极冰下湖泊、研制合成生命等。 1. 全球载人航天领域形成竞争新格局 全球载人航天领域形成竞争新格局 载人航天工程是美国最令人骄傲和兴奋的科技成果和实力体现,每一年都有值得纪念的周年庆典。
2011年美国《探索》杂志评出生物医疗领域48大新闻
每年《探索》杂志都会对过去12个月科学和技术成就进行分类,把最酷的实验、最杰出的发现和最为改变世界的事件汇总为列表。 这里是2011年100件最大科学和技术新闻的全部列表,分为7个主题部分,即健康与医药,科学技术政策,新兴技术,宇宙太空,生命世界,环境,物理和数学。在此,特地选择生物、医学、进化学等生物医疗健康方面相关的48条科技新闻。
NASA拟研制微生物机器人探索行星
硫还原地杆菌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这种细菌是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系统的核心 北京时间1月6日消息,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对于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车来说,似乎是体积越大越好。2011年11月,耗资25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目前正朝着这颗红色星球进发。这辆火星车的体积是其前辈“机遇”号和“勇气”号的5倍。
传统制造业的互联网新探索:怡成微信血糖仪首发登陆京东
如果要问2014年医药圈最热门的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在投资圈炙手可热的移动医疗。在传统医疗被移动化颠覆和创新的新时代,传统制造业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民族血糖仪第一品牌怡成生物就在今天交出了其涉足互联
Science:近距离观察一颗独特的小行星
从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飞船返回的数据让研究人员能够对来自我们太阳系主带的一颗大型的小行星进行仔细的观察。本周发表的《科学》杂志中有3篇报告清楚地显示,这颗叫做21鲁特西亚的特别小行星与研究人员在过去用飞船研究的任何较小的小行星都不同。事实上,21鲁特西亚看上去更像是一颗星子,或是一颗行星前体,而不是某个较大的母体小行星的碎片或是一堆碎石,而大多数已知的小行星看来都是这种碎片或碎石。
Commun:小行星撞地球前部分恐龙已濒临灭绝
科学界普遍认为,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曾在655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造成恐龙灭绝。不过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提出新观点:在小行星撞地球前,部分恐龙实际上已濒临灭绝。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英国新一期网络期刊《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此前关于恐龙灭绝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通过估算不同时代恐龙数量的变化,其结论很容易受到化石记录差异的影响。
Science:水在行星的星盘中以冰的形式隐藏
到现在为止,天文学家只能够在形成行星的星盘的灼热的内测区域探测到水蒸气。 但是在欧洲航天局赫歇尔空间天文台,一组研究人员在某个这样的形成行星的星盘的外部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冷水蒸气的储库。 事实上,这一水蒸气意味着存在的水冰晶量足以填充相当于地球海洋质量的数千倍的量。
Biogen Idec与Regulus合作探索多发性硬化症治疗手段
2012年8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以使用miRNA技术进行小分子药物研发出名的Regulus公司今天与Biogen Idec达成了一项合作,共同致力于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研究,研究主要目的是寻找可用作该疾病生物标志物的miRNA。在合作协议中指出,Biogen Idec不仅需要为Regulus提供前期资金,还应为里程碑突破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