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PTEN和MYC基因DNA变化与前列腺癌的发展和致死性相关

2013年4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新的分析发现特定DNA区域的缺失或扩增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发展,而DNA同时有这两个变化的肿瘤病人死于疾病的可能性很高。 相关研究发表在Cancer杂志上,新研究为前列腺癌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提示某些患者应积极治疗。 当细胞含有重要基因片段的DNA缺失或扩增时,细胞可发生癌变。

2013-04-22

Nature:跟踪基因表达的变化添加到收藏夹

“高吞吐量单细胞转录组”为了解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提供了一个无偏颇的方法。

2014-06-19

Hypertension: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致孕妇高血压

凝血恶烷合酶(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近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在子癫前期的怀孕妇女中可以促使高血压以及增加血块成型的敏感性。这项研究发现可以为临床上治疗孕妇高血压以及血块成型敏感性提供一些治疗线索,血块形成敏感可以阻塞血流进而导致孕妇各项内脏器官衰竭。

2012-11-18

PNAS:夏季温差变化或可提高老人死亡率

日前,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报告说,夏季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如果显著拉大,有可能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报告指出,研究人员利用美国“医疗保健”系统在1985年至2006年间收集的数据,追踪研究约370万名65岁以上慢性病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

2012-11-18

PNAS:气候变化对西尼罗河病毒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气候变对温度和降水量的变化的影响很可能对传播西尼罗河病毒(WNV)的蚊子产生广泛的影响,这提示控制这种病毒的公共卫生举措需要采取地方性的而非全球性的视角。Cory Morin 和Andrew C. Comrie使用一个气候驱动的蚊子种群模型模拟了美国南部一种已知能够传播西尼罗河病毒(WNV)的蚊子的丰富程度。

2013-09-10

气候变化或将导致伊比利山猫灭绝

科学家在《自然—气候变化》上撰文称,在今后50年内,野生伊比利山猫将因为预计的气候变化而数量急剧下降并可能灭绝。该研究认为,目前的野生保护手段只是在推迟生物灭绝而已,应该采用一个能在避免物种灭绝时将气候变化的影响考虑在内的措施项目。 伊比利山猫(Lynx pardinus)是一种生活在欧洲南部地区的动物,“多亏”人类对其主要食物来源——兔子的过度狩猎,伊比利山猫的数量急剧减少。

2013-08-30

农业研究有助减缓气候变化影响

一个由国际顶尖气候变化和农业专家组成的科研小组近期发布报告称,联合国应将农业研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战略重点而加以重视。 据科学与发展网络(SciDev.Net)报道,这份报告旨在向决策者和农业规划机构警示气候变化给干旱地区带来的风险,并为减少这些威胁,提高此类地区的生产力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报告指出,旱地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0%以上,是25亿人的家园。

2015-02-15

中国沙漠:土地覆被变化与管理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耦合效应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系统管理被认为是人类活动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生态过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两个因素。目前,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关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动物群落演变过程及其多样性形成的耦合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综合性研究甚少。

2012-12-25

Tumour Biol: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miRNA变化

MicroRNAs(miRNA)参与癌症的发病、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生长,这些miRNAs被认为在基因调控网络发挥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近日,杂志Tumour Biol上一则研究着重探究了在三氧化二砷(ATO)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NB4细胞凋亡过程中miRNA的潜在作用。

2012-11-18

2011年蚓激酶市场变化显著

2011年抗血栓用药市场规模将近20亿元(该数据按样本医院数据统计,未放大到全国),同比增长21%,整个血栓用药市场增长速度良好。蚓激酶占抗血栓药物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2011年降至2.72%。 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中提取及分子重组的,兼有激酶和纤溶酶两种作用。可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I,选择性激活血块纤溶酶原,抑制血栓素(TXA2)等。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