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VV116公布3项I期临床数据:重复给药一天两次,均可维持有效抗病毒浓度
VV116在健康受试者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口服吸收迅速。
王志珍/王磊课题组揭示血小板表面Ero1a/PDI电子传递系统调控血小板聚集的分子机制
血小板是数量第二多的血液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感受血管的损伤,在伤口处粘附并聚集,封堵伤口并阻止血液的流失。但是,血小板的过量和异常活化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均是人口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阐明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r
Cancer Res: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望治疗脑膜瘤和听神经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为治疗艾滋病/HIV感染(HIV/AIDS)而开发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可能为被诊断为最常见的原发性脑瘤的患者带来希望。这一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如果进一步的研究有了定论,ART药物可能被开给被诊断为脑膜瘤和听神经瘤(也被称为前庭神经鞘瘤)的患者。
JEM:抗中风候选药物3K3A-APC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大脑白质损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3K3A-APC的抗中风候选药物能保护小鼠免受大脑白质的损伤。这种候选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进入快速审查通道,很快会进入3期临床试验。
抗疟药物也能抗癌 印度学者发现:奎那克林靶向抑制FGFR1活性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300万,肺癌遥遥领先,高达71万,其中85%的新诊断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抗癌药物的研究成为新药研发的重中之重。印度博拉科学技术学院学者Makhan Kumar发现抗疟药物奎那克林能够与FGFR1的激酶结构域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有望成为NSCLC
微周刊 | deucravacitinib有望成为首款获批TYK2抑制剂、抗帕金森病药物获15美元投入...
2021已经接近尾声,生物医药行业瞬息万变,从即日起,作为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我们将每周复盘生物医药行业动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英国率先批准使用默克口服抗新冠药物
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4日宣布,已批准美国默克公司研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莫那比拉韦用于特定新冠患者。这是全球面世的首款抗新冠口服药物。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4日发布公报说,莫那比拉韦已获批用于轻度至中度症状的新冠患者,这些患者有至少一个恶化为重症的风险因素,包括肥胖、年龄超过60岁、糖尿病和心脏病等。莫那比拉韦由默克公司和美国里奇巴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