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学家在淀粉样纤维的生物纳米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柯莎(Sarah Perrett)课题组在《ACS Nano》在线发表了题为“Enzymatically Active Microgels from Self-Assembling Protein Nanofibrils for Microflow Chemistry”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该课题组发展的将蛋白淀粉样纤维应用为生物纳米材料的新方法。
银离子技术可以抗菌嘛?
利用银离子银沸石技术进行抗菌效力的检测目前已经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园的门把手上进行了测试,而且经过四年的抽样检测,相比对照的门把手而言,经银离子沸石技术处理的门把手上所检到的细菌菌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关研究结果研究者已于日前发布在了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
拜耳材料科技更名为Covestro
拜耳宣布其业务集团材料科技将自2015年9月1日起启用新名称Covestro。拜耳集团计划最迟于2016年中将Covestro上市。去年9月,集团宣布了拜耳材料科技的独立计划。
生物医用材料概况:年增长率达20%
近日,记者从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了解到,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平均年增长10%,14年产业规模已超过16000亿元,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新材料产业集群区域特色。其中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年增长率达到
Nat Chem Biol:新型抗菌化合物可有效抵御耐药病原体且毒性较低
靶向攻击真菌感染而不损伤人类细胞的新型化合物或许可以有效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并且检测了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的多种衍生物。两性霉素B医生们推出的最后一道抵御真菌感染的防御性药物,该药已经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其被认为可以有效克服新生的耐药性病原体的感染。
2016(第二届)医用3D打印高峰论坛: 设计 材料 应用
2016医用3D打印高峰论坛聚焦医用3D打印的市场解读和前瞻预测、技术进展和医学应用,讨论包括3D打印医用材料、制造工艺、质量评测与监管、企业生态、资本动态等多方面的议题。就医学3D打印及相关学科的最新技术及创造
Nat Commun:天然化合物是这样抗菌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Scripps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一种强大的天然产物抗真菌、抗菌、抗疟疾及抗癌症效应的分子机制;该项研究或可帮助开发一系列治疗疾病的新型靶向药物。
初探十三五医械规划 高端影像、生物材料等为重点方向
1.“十三五”规划,看医疗器械产业!2014年我国“十二五”规划顺利完成,各项重大项目如期实现预期目标。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国家提出了编制宏大的“十三五”规划。作为中国梦的载体,“十三五”与时俱进,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