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还能促进癌症生长?《科学》发现全新联系
我们的肠子里住着无数小小的微生物。它们组成了人体的微生物组,与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时,疾病会破坏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诱导肠道菌群产生毒素,对人体带来危害。近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影响要比想象中大得多。它们甚至会改变人体的代谢,促进癌症生长。早前,研究人员们就发现性别本身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发
Nat Commun:揭示人类肠道菌群抵抗霍乱弧菌定植机制
2021年10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霍乱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200年里,这种急性腹泻疾病已经发生了七次大流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霍乱每年仍然造成多达14.3万人死亡,并感染多达400万人,大部分在贫穷或不发达国家。霍乱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霍乱弧菌是一种水传播的病原体,当饮用受污
Cell:促进癌症的雌激素受体ERα也会导致癌症抗药性
尽管遭受无数的会杀死任何正常细胞的应激---从缺氧到化疗,但是癌细胞还是会增殖。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了它们如何通过一种强大的雌激素受体的下游活性来实现这一点。这一发现为克服许多类型的乳腺癌对他莫西芬等药物产生的抗药性提供了线索。
研究利用食气梭菌转化一碳气体有效合成中长链化学品
绿色可持续制造模式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生物法实现工业含碳气体的转化利用,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产生有价值的化学品。ACS Synthetic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姜卫红、顾阳研究组题为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gas-fermenting Cl
研究揭示MAPK信号途径调控小菜蛾对Bt Cry1Ac杀虫蛋白抗药性信号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功能机制
近日,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害虫防控团队绘制了Bt Cry1Ac杀虫蛋白的高抗小菜蛾中MAPK信号途径反式调控多个中肠受体基因和非受体同源基因差异表达的信号网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MAPK信号途径参与害虫抗药性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结果对于指导重大农业害虫对Bt抗性的监测预警以及转Bt基因抗虫作物的抗性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相关内容以
重要研究成果聚焦科学家们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肠道菌群是一类生活在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本文中,小编对近期科学家们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进行整理,与大家一起学习!【1】Cell Host & Microbe:肠道菌群或是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有效“指示器”doi:10.1016/j.chom.2021.08.013
Science子刊:揭示高盐饮食协助肠道菌群对抗癌症机制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在小鼠中,高盐的饮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只有当肠道微生物刺激免疫细胞时,才会抑制肿瘤。这些发现提出了关于饮食和肠道微生物在人类癌症中的作用的诱人问题,并可能提出了开发新疗法的新途径。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菌群或是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有效“指示器”
来自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肠道生物群中特定菌群水平的增加表明机体结肠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Cell Rep:肠道菌群或能诱导母乳中母源性抗体的分泌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机体乳腺和小肠之间的器官间网络,其或在通过母乳喂养来转移抗体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