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研究发现干细胞防御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2019年5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干细胞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这一发现将为医学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这一发现有助于提高干细胞的免疫反应,干细胞是一种早期细胞,有可能成为特化组织,用于治疗疾病或受损组织。这项研究找到了打开免疫系统中一个关键部分的方法,该部分保护干细胞免受病毒感染,被称为干扰素反应。图片来源:http://cn.bing.com爱丁堡大学的研究
JCI Insight:某些情况下尽管HIV病毒被抑制,免疫系统还是会遭到破坏!
2019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通常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人体中的艾滋病毒,通过阻止病毒破坏CD4+ T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得以恢复。但是科学家们现在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矛盾的对ART的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极端免疫衰退(extreme immune decline,EXID)。这项于近日发表在《JCI Insight》上的研究发现,尽管艾滋病毒被抑制到低于检测水
下一代免疫疗法:将病毒特异性T细胞与其他肿瘤免疫技术结合
在Select Science杂志对Tessa Therapeutics首席科学官John Connolly博士的独家采访中,Connolly博士介绍了VST(病毒特异性T细胞)如何为广泛的侵袭性肿瘤提供新的希望。Connolly博士揭示了一种新的基于细胞的癌症治疗方法以及如何规避严重的免疫治疗副作用并有效针对侵袭性实体肿瘤。免疫疗法具有强大和持久的抗癌反应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化
Nature:发现HIV病毒躲避免疫系统杀伤的新方式
2019年4月14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耶鲁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已经发现了HI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而生存下来的另一个分子,这项发现将影响科学家们开发有效对抗HIV/AIDS疫苗的思路。图片来源:NatureHIV病毒会在其表面形成一种被称为三聚体的具有特殊形状的结构,病毒会利用这些结构去粘附、感染细胞并产生更多的HIV病毒。为了避开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些三聚体可以随着时间改变形状,因此
Plos Pathogen:巨细胞病毒采用新的隐形策略来逃逸免疫监视
2019年4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4月4日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猫头鹰猴巨细胞病毒产生诱饵分子A43,以逃避宿主体内免疫细胞的检测和破坏。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这些发现提供了一个由病毒开发的免疫逃避策略的新例子。(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巨细胞病毒(CMVs)一直在从其宿主中捕获基因,利用衍生的蛋白质来抑制免疫反
bioRxiv:新研究揭示CRISPR系统的抗病毒工作机制
2019年3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家已经知道病毒会攻击并有时会杀死细菌,就像人类感染流感一样。但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了解随着细菌和病毒争取竞争优势而发生的生物化学,对医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等等。十年前,“没有人认为细菌具有复杂的适应性免疫系统,”蒙大拿州立大学文学与科学学院和农业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副教授Blake Wiedenheft说。然而,从那以后,研究人员
研究发现外泌体协助丙型肝炎病毒免疫逃逸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
3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龙钢课题组的研究论文“Syntenin regulates Hepatitis C virus sensitivity to neutralizing antibody by promoting E2 secretion through exosomes”。病毒在宿主的长期协同进化中,
Plos Pathogen:巨细胞病毒感染会提高环境免疫原的广谱性
2019年3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美国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大学医学中心Rafaela Holtappels的开放获取期刊PLOS Pathogens的一项研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可以将无害的吸入蛋白质抗原转化为过敏原。研究结果表明,CMV气道感染显着扩大了过敏性气道疾病的潜在环境诱导剂的范围。胎儿的CMV感染导致出生缺陷,并且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肺部的CMV感染可导致危
J Feline Med Surg:人类抗病毒药物能够治疗猫传染病
2019年2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埃博拉和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等外来疾病的出现促使人们对新的药物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这间接地为猫带来了益处。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猫的一种慢性病毒感染之一,与人类相似,据估计全世界有高达1.4%的猫死亡。感染因子是一种突变的冠状病毒(FIPV),众所周知难以控制。(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对人类新发病毒最有希望的
Cell:中科院高光侠课题组揭示新型抗病毒因子抑制HIV-1程序性-1核糖体移码机制
2019年2月4日/生物谷BIOON/---病毒的基因组大小通常相对较小。为了增加基因组的信息内容,许多病毒采用一种称为程序性核糖体移码(programmed ribosomal frameshifting)的翻译记录机制。翻译中的核糖体在-1PRF信号处停下来。虽然大多数核糖体沿着初始的阅读框移动,但是一小部分核糖体在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后沿着一个新的阅读框移动,从而产生两个羧基末端存在差异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