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感应抑制剂:有助于绿脓杆菌基于CRISPR免疫系统的噬菌体抗性进化
2021年5月14日讯/抗菌素耐药性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绿脓杆菌是术后发生噬菌体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实验室研究发现,绿脓杆菌通过CRISPR–Cas适应性免疫系统基因,对噬菌体和其他寄生DNA产生免疫记忆,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快速进化并产生噬菌体抗性,从而限制了噬菌体疗法的使用。最近研究表明,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系统调控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
近日,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功友课题组题为“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rice by editing the promoter of susceptibility gene OsSULRT3;6”的研究简报。该研究利
海水池塘环境中抗生素抗性菌(ARB)的灭活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海水池塘养殖生态环境调控创新团队对海水池塘养殖环境抗生素来源、抗生素抗性菌(ARB)的灭活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分别以题为“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source tracking of antibiotics in an e
PNAS:破坏激素疗法抵抗性前列腺癌的金钟罩
2021年3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通过研究前列腺癌的细胞代谢,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激素疗法最终失败的一个关键原因,同时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来绕过这个问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3月30日的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glutaminase isoform switch drives the
Nature:双特异性抗体可中和治疗抵抗性的新冠病毒变种
2021年3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意大利语区大学和捷克科学院生物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靶向SARS-CoV-2病毒的两个位点的抗体,从而防止这种病毒发生抵抗治疗的突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2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ispecific IgG neutralizes SARS-
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新药!强生Erlead(阿帕他胺)+Zytiga(醋酸阿比特龙)3期临床成功!
在中国,Erleada(安森珂®)和Zytiga(泽珂®)均已获批上市。
Cell揭示微生物菌群定植抗性背后的理论依据
病原菌感染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整个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为了对应这一状况,人类不仅免疫系统成功进化获得了针对病原体的先天和适应性记忆的能力,促进宿主对随后感染的更快和更强的应答,而且体内微生物菌群的定植抗性(抵抗病原体定殖的能力)也为病原体的入侵提供了强大的屏障。而其中定植抗性的作用可能受多种机制调控,目前仍不清楚。近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Ce
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研究获进展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对人类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胁。环境中存在大量胞外DNA,在这些DNA中携带的ARGs会通过转化的方式水平转移至人类病原菌中。然而,学界尚不清楚ARGs从环境到临床病原菌的传播轨迹以及ARGs传播风险。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丽利用单细胞拉曼光谱,结合重水逆向标记技术,实现了对胞外ARGs从土
Science子刊:直接抑制HSF1蛋白有望对抗治疗抵抗性的前列腺癌
2021年1月3日讯/生物谷BIOON/---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 HSF1)是一种抵抗细胞应激的转录因子,被多种癌症利用来驱动增殖、生存、入侵和转移。细胞核中的HSF1丰度是癌症严重程度、治疗耐药性和缩短患者生存期的预后指标。HSF1基因发生扩增,细胞核HSF1丰度在前列腺癌,特别是在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uroendo
养猪废水磷回收鸟粪石结晶驱动抗生素与抗性基因迁移研究取得进展
鸟粪石(MgNH4PO4·6H2O)结晶法是畜禽废水中磷回收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畜禽养殖废水中兽用抗生素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广泛残留,使得回收鸟粪石在后续农用中造成抗生素抗性的扩散、传播,对生态环境健康造成风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废水处理与养分回收研究组开展畜禽废水磷回收研究,发现回收鸟粪石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及其抗性基因(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