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科学家揭示两种关键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 或有望开发抑制机体慢性炎症的新型疗法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ILC3内在的CTLA-4或能作为抑制IL-23病理学结局的必要检查点,这些发生在炎性肠病中的淋巴细胞的破坏或许会引起人类机体的慢性炎症。
2024-06-20
中山大学团队发现,成纤维细胞会促进肠癌肝转移灶中三级淋巴结构形成,增强抗肿瘤免疫
这项来自中山一院的研究不仅给成纤维细胞难得地正名了一回,也对CRLM的精准治疗和利用TLS的治疗策略研发,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
2024-08-15
两篇Nature论文证实癌细胞产生的前列腺素 E2抑制肿瘤中的干样T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效应细胞的新机制
在癌症中,肿瘤常常会损害人体的免疫反应。例如,肿瘤会阻止免疫细胞将癌细胞视为威胁,或使其失去活性。免疫疗法旨在克服这些机制,刺激免疫系统,尤其是T细胞。
2024-04-28
Cancer Discov:CD28共刺激可提高CAR-NK细胞的持久性和抗肿瘤活性
含 CD28 的 CD70靶向CAR-NK 细胞在体外和多种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模型中对 CD70+ 肿瘤细胞表现出了很高的细胞毒性。
2024-06-24
Science子刊:经改造后释放肿瘤靶向抗体和免疫刺激剂的γδ T细胞有望治疗骨肉瘤
γδT细胞是一种不太为人所知的免疫细胞,可以从健康的供体免疫细胞中提取。它们具有很强的先天抗癌特性,可以杀死抗体标记的靶标,而且可以安全地从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没有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风险。
2024-07-07
NADPH对FSP1肉豆蔻酰化的调节:抑制铁死亡的新机制
本研究系统地阐明了外源补充NADPH通过直接与NMT2结合上调FSP1 N-肉豆蔻酸化,从而触发铁死亡防御信号的分子机制。这为NADPH用于治疗涉及铁死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05-25
Genes & Cancer:揭示miR-377分子对人类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性效应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前列腺癌中miR-377对MYC功能的抑制性效应,这或许就表明其有望作为开发治疗这种恶性肿瘤的潜在靶点。
2024-06-08
复旦团队发现,生酮饮食会调节特定肠菌丰度,改变胆汁酸代谢,从而抑制卡路里吸收
生酮饮食会导致肠菌的α多样性显著降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丰度增加。
2024-07-05
Nature:重庆大学印明柱团队绘制迄今最大规模泛癌种脉管系统单细胞图谱,揭示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
这项研究描绘了肿瘤血管系统的复杂性,为充分理解肿瘤血管生成的复杂过程提供了全景视角,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具有潜在临床意义。
2024-07-15
iScience:科学家揭示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口腔肿瘤耐药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牙龈卟啉单胞菌是一种存在于口腔中的细菌,在健康人口腔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及其他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群的抑制,但当这一平衡被打破时,其就会成为引起牙周炎的主要原因。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