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hem Biol:新型传感器蛋白分子有望降低血药浓度监测成本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引入了一种新型的光发射传感器蛋白质,其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颜色来快速揭示病人血液中的药物含量,该方法非常简便,病人自己都可以轻松进行操作。

2014-06-12

Covance推出实验室管理服务帮助客户降低研究成本

2013年10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免不了和各种各样的供应商联系。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并拖延研究进展。现在合约研究机构Covance公司推出一项实验室管理服务,帮助实验室从这种问题中解放出来。公司表示,这项服务可以帮助客户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或者检测方,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结果。

2013-10-12

老药新生成本高 美国希望公开数据合作开发

已有小分子药物包括已经上市的以及那些早期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了具有充分安全性和生物利用度,却因疗效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而被中途放弃的药物。推出一个新药所花费的资源是惊人的:且不论成本高达十亿美元以上,时间周期长达十年,而且整个行业新药的失败率高达95%。所以这也是制药公司仍然对挖掘已有小分子药物新用途感兴趣的原因。

2012-02-03

JAMA:研究揭示检验成人肺炎球菌疫苗的成本效应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一项基于电脑的成本效益分析提示,与目前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接种建议相比,使用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PCV13) 可在保持经济上合理的同时预防更多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尽管文章的作者指出,他们的发现对许多假设是敏感的。

2012-11-18

深圳低成本健康、机器人产学研资联盟成立

近日,深圳市低成本健康产学研资联盟和深圳市机器人产学研资两大联盟成立。两年前,腾讯公司CEO马化腾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在一次会晤中“碰撞”出灵感,跨界整合创新,将数亿网民喜爱的QQ公仔形象赋予人工智能生命,让QQ走出电脑屏幕,之后便有了小Q机器人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的案例。 低成本健康产学研资联盟由深圳先进院牵头,30多家企业、医院、科研院校等单位共同联合发起成立。

2012-11-19

我国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低成本致病基因检测技术

通过艰苦技术攻关,中关村华康基因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不久前成功研发出高准确性、低成本、高效率的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并成功在临床上对多种遗传性疾病的检测和预防进行了应用。 专家指出,这一技术的突破和初步临床应用为基因检测技术的大规模、多病种临床推广创造了可能。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

2012-05-15

白领年底跳槽应先算成本 稍有不慎将"两手空空"

年关将至,正是职场暗潮涌动的时刻,许多单位已开始组织梳理职员业绩,准备着给职工发年终奖、续签合同。有的职工已寻觅到了新东家,打算领了钱就“远走高飞”;还有的职工则早在这一年中又跳了一两次槽,并在心里默默盘算着利弊得失,以及能否领到年终奖等问题。

2015-02-15

3D打印技术打造新低成本头骨置换植入物

总部设在悉尼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低成本制造针对严重受损头骨的骨置换植入物的方法。

2015-02-08

药物的成本:一种药从研发到销售需耗时12年

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摆放到药柜销售平均要花费12年时间,需要投入66.145亿元人民币、7000874个小时、6587个实验、423个研究者,最后得到1种药物。这是罗氏的数据。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罗氏新药研发的8个步骤。 1 无数的分子结构:分子无限,但是极少数可以成为药品 在世界上,可能存在的分子结构数量巨大——比宇宙大爆炸以来流逝的时间秒数还要多。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