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骨发育过程中新的信号途径
VGLL4作为Hippo信号通路的一个新成员,能够与转录辅因子YAP竞争结合转录因子TEADs,从而抑制YAP-TEADs转录复合物的活性,实现对生长发育的调控。然而,VGLL4在骨骼发育和骨骼稳态中的确切功能仍不清楚。2020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
一种特殊的宿主蛋白磷酸酶或能限制其机体的先天性免疫信号!
2020年12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s)STING和MAVS是诱导机体先天性免疫力的关键病原体感知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衔接蛋白的磷酸化都会导致1型干扰素途径激活,而系统的过度激活往往与致命性的炎性疾病发生直接相关。系统的活性,尤其是先天性免疫衔接蛋白的活性必须被精细化地调控,从而才能够确保被感染
磷酸化调控蛋白质结合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理论与计算化学组副研究员段谟杰等利用计算模拟方法及增强采样技术,揭示磷酸化修饰对固有无序KID结构及其与KIX蛋白结合过程的调控机制。磷酸化修饰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在调控信号转导及细胞生长和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较多磷酸化位点位于固有无序蛋白或无序蛋白区域上。这些蛋白的高度动态及伸展特性
研究开发出检测酪氨酸磷酸化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卿光焱与中药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梁鑫淼合作,在蛋白质磷酸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智能聚合物功能化的仿生离子通道器件,实现了酪氨酸磷酸化的实时感知与测量,并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筛选中展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是一种关键的细胞活动调节机制,异常的酪氨酸磷酸化与多种癌症的发
研究推演Karrikin信号途径调控根际微生物组的模式
微生物组能够提升作物生产力,利用微生物组服务作物生长和抗逆是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作物如何实现对根际微生物组的有效调控,是当前迫切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对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土壤微生物研究员田春杰团队开展研究。Karrikin(KAR)是燃烧植物释放的一类丁烯酸内酯化合物,能够刺激种子萌发及促进幼苗生长,有利于大火后植被
Nat Commun:研究揭示天然T细胞的亚型与分化途径
免疫系统内部存在记忆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记住先前遇到的病原体,并在再次接触它们时发生快速而强烈的反应。在最近一项研究中,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该过程使这些记忆细胞提前形成,而不必遇到病原体。了解这些细胞的发育过程,有望克服免疫失调引起的各种传染病或恶性肿瘤。
中心代谢途径监测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体中心代谢包括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等保守途径,对这些途径中代谢物的实时胞内检测可应用在代谢途径监控、工业微生物育种、医学诊断等领域。然而,自然界中缺乏能够实现对中心代谢物监测的元件和方法,现有的小分子监测生物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挖掘生物传感元件,研究传感机理并应用到重要代谢途径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
重新激活分叉途径可阻止正常细胞癌变
2020年7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癌症要在人体内形成,正常细胞必须获得多种突变,才能向疾病发展。此前人们认为,这些突变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是协同作用的。但是,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希望之城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观点的一个新的方面。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ignalling input
Science:科学家发现机体衰老的两种途径 并为有效促进机体长寿提供了新见解
2020年7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题为“A programmable fate decision landscape underlies single-cell aging in yeast”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解开了机体衰老之谜背后的关键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