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基因与细胞治疗大会及慢病毒载体研讨班
为了使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顺利掌握慢病毒载体的生产流程,主办方特开设专业技术研讨班。内容包括病毒载体构建技巧(基因过表达及基因干扰载体),慢病毒载体生产及纯化,慢病毒载体滴度测定(FACS,定量PCR),所有学员亲自进实验室现场操作。
PNAS:阻塞再循环系统能否成为阻癌新法?
细胞都有再循环不需要蛋白或受损蛋白的能力,分解后将它们重新用作"组装部件"。但是,癌细胞却扩大了这种称为“自噬”的系统,依靠它来逃避面对化疗和其他治疗的损伤。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强效新药,可阻塞再循环系统,杀死模型小鼠的肿瘤细胞。 以前,有一种古老的抗疟疾药,名叫羟氯喹,可减弱癌细胞自噬,使癌细胞接触化疗药时尽可能地死亡。这一对策正在进行临床测试,初步结果是很有前景的。
FEMS Immun & Med Micro:细菌Psl多聚糖为治疗肺囊性纤维化病人提供新思路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大学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微生物学杂志FEMS Immunology & Medical Microbiology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The roles of biofilm matrix polysaccharide Psl in mucoi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s”,文章中...
JBC:SP-A可以保护肺表皮免受hBD3危害
在先天的免疫系统中,防御素是能够清除外来微生物的重要分子。但是在高浓度下,它们会对自身的细胞表现出毒性。一直以来,人体自身保护自己的细胞免受防御素危害的机制还不十分明了。最近,日本札晃医科大学Yoshio Kuroki等人发现hBD3(人类β防御素3)危害肺部表皮细胞的毒性会因为SP-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而衰减,因此,SP-A很可能会成为在炎症期间保护组织的治疗药物。
Nature:心脏和肺的共同发育
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需要精确的共同发育来为血液的加氧形成气体交换界面,但心脏和肺是怎样一起发育得呢?现在,通过利用一系列小鼠模型来进行细胞命运分析和功能丧失分析,Edward Morrisey及其同事在心脏的后极内识别出一组多能心肺祖细胞,它们协调心脏和肺的共同发育。作者提出,心脏和肺已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精确的共同发育过程,来确保陆地动物在出生后能够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