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泰它西普IgA肾病美国Ⅱ期临床试验实现首例患者入组给药
美国时间11月4日,由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荣昌生物-B,09995-HK)自主研发新药泰它西普的IgA肾病Ⅱ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在美国加州顺利完成入组给药。
Science子刊:新型化合物有望成为一种治疗慢性疼痛而且副作用少的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构建的一种新型化合物通过调节与疼痛有关的离子通道来减少疼痛的感觉。这使他们更接近于开发一种安全和有效的非阿片类止痛药。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10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electi
Brain Commun:揭示HIV患者出现慢性神经性疼痛的潜在大脑机制
以前对远端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DSP)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但神经损伤不能完全解释DSP症状的广泛差异性。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转而研究了大脑,看看这如何促成患者的神经性疼痛。
Cell Metab: 肠道微生物组的恢复可改善急慢性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益生菌 L. 通过恢复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肠道微生物群和烟酰胺代谢,减轻生态失调从而减少肾脏炎症。这些发现揭示了益生菌治疗人类肾脏疾病的潜在机制。
VICTOR III期临床研究启动,评估维立西呱在射血分数降低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2021年11月11日,拜耳及合作伙伴默沙东宣布启动新的III期临床VICTOR研究,进一步评估维立西呱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该研究将考察维立西呱在近期没有发生过加重事件,射血分数低于 40%的慢性心衰患者中的疗效,这一人群与其他几项近期心衰研究的人群类似。基于VICTORIA研究结果,维立西呱在美国、日本和欧盟获得批准。
Gastroenterology:揭示慢性肠道炎症诱发癌症的新型分子机制
来自德国基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炎性肠病的风险基因XBP1回叙对肠道粘膜细胞如何处理DNA损伤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从而就能保护自身抵御癌症的发生;文章中,研究人员找到了可能的潜在机制的初步迹象。
Nature子刊:科学家通过逆转小鼠多囊肾病揭示肾脏的可塑性
多囊肾,即正常肾组织被无数小囊所代替,外形似一串葡萄。可分为4型:①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②肾发育不良;③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④尿道梗阻多囊肾。其中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又称成人型多囊肾(ADPKD),发病率为1/500~1000。临床特征包括充满液体的囊肿的生长,使肾脏变形和扩大,并引发炎症和纤维化等继发性过程,这导致大多数患
慢性伤口患者激增,新型医用敷料让防治不再难!
近年来,中国医药卫生体制飞速变革,尤其是全国集采全方位推进,让医药行业告别了高毛利的时代。2021年,新一轮的全国集采落在骨科领域。在高值骨科医用耗材中,新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丁酸盐通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和ffa2介导的PI3K/AKT/mTOR信号改善糖尿病肾病骨骼肌萎缩
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肌肉蛋白分解代谢导致肌肉蛋白的显著损失,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有证据表明,短链脂肪酸(SCFAs)在健康维持和疾病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